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页共NUMPAGES56页第PAGE\*MERGEFORMAT56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56页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全文)2006年11月03日一、形势与需求二、思路和目标1.总体思路2.战略目标三、重点任务1.瞄准战略目标,实施重大专项2.面向紧迫需求,攻克关键技术(1)优先发展能源、资源与环境保护技术(2)加强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3)加强社会发展领域的公益性技术研究(4)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与先进适用技术推广3.把握未来发展,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1)超前部署前沿技术研究(2)稳定支持基础研究4.强化共享机制,建设科技基础设施与条件平台(1)加强国家研究实验基地建设(2)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3)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5.实施人才战略,加强科技队伍建设6.营造有利环境,加强科学普及和创新文化建设7.突出企业主体,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1)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2)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3)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4)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5)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8.加强科技创新,维护国防安全(略)四、保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2.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3.落实促进自主创新的各项激励政策4.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战略5.形成新型对外科技合作机制6.完善科技法律法规体系7.推进科技计划管理改革8.建立有效的规划实施机制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全文)2006年11月03日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十一五”是我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是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的开局阶段。“十一五”科技工作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根据《纲要》确定的各项任务和要求,明确未来五年的发展思路、目标和重点,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基础。一、形势与需求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世界新科技革命发展的势头更加迅猛,一系列新的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正在以更快的速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深刻改变着经济社会的面貌。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维护国家安全的主导作用更加凸显,以科技创新为基础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世界主要国家都把科技创新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把科技投入作为战略性投入,把发展战略技术及产业作为实现跨越的重要突破口。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新形势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未来五年我国必须切实将科学技术置于国家发展的优先地位,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赢得发展的主动权。“十五”期间,针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需求,我国科技工作按照“创新、产业化”的指导方针,在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和促进产业技术升级两个层面进行战略部署,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人才、专利和技术标准”三大战略,围绕国家战略目标成功组织实施了12个重大专项,取得了一批以“神六”载人航天飞船、超级杂交稻、高性能计算机、SARS疫苗、量子纠缠等为标志的重大科技成就,拥有了一批在农业、工业领域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自主知识产权,推动了一批高技术产业集群的迅速崛起,造就了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知名企业。到2005年,R&D投入占GDP的比例达到1.3%,从事R&D活动人员全时当量达到120万人年,科技论文产出位居世界第五位,来自国内的发明专利申请数量达9.3万件,授权量达2.1万件。回顾过去,我国“十五”期间确定的科技发展目标、战略部署和各项任务基本完成,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发展总体格局,全社会科技水平显著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科技进步与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未来五年是战略机遇与矛盾凸显并存的关键时期,是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时期。我国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全局看,我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需要坚实的科学基础和有力的技术支撑。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的增长,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依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