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练习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是A.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B.方法论决定世界观,世界观体现方法论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D.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影响,相互决定2、哲学的基本问题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B个人与社会的关系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D哲学与生活的关系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A、是否承认意识反映物质B、是否承认存在决定思维C、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D、是否承认社会发展是客观的4.“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这说明A.各门具体科学的产生以哲学为基础B.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是没有区别的C.具体科学与哲学是相互影响、相互决定的D.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5.对意识的认识是多角度的,下列属于从意识的本质角度看的是一A.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B.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C.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D.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我国著名科学家严济慈在回答发展科学、做学问的主要经验时,经常讲:“敢于好高鹜远,善于实事求是。据此回答6-7题。6.从哲学上看,敢于“好高鹜远”是指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B.不切实际的幻想C.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观因素的制约D.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7.上述两句话结合起来就是要求我们A.坚持从实际出发和实事求是的统一B.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C.必须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D.办事情必须尊重客观条件8.毛泽东说:“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这一看法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9.“是骡子是马,牵出去溜溜。”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B.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10.唯物辩证法所讲的“联系”是指A.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B.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C.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D.事物的整体与部分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11.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从哲学上讲,这是因为A.整体离不开部分,但部分可以离开整体B.部分高于整体,但也应服务于整体C.部分对整体没有太大的影响D.整体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部分从属于整体12.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A.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B.新事物代替旧事物C.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D.量变到质变的过程13.“一万个后来者,不如一个开拓者。”从哲学上看这句话的积极意义在于A.要求人们不要去做重复性的工作B.要求人们坚持联系的观点C.鼓励人们要有创新精神D.鼓励人们要敢于改变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14.“一个篱笆三根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荷花好看也要绿叶扶持”。其哲学道理是A、要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B、抓主要矛盾的同时,要注意解决好次要矛盾C、看问题首先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D、抓主要矛盾和抓次要矛盾同样重要15.社会生活的本质是A.社会意识B.社会存在C.人的思维和人的行为的组合D.实践16.“感动中国·2004年年度人物”之一的徐本禹是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在过去的一年里,他走进大山深处,用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这启示青年学生①要培养对人民群众的热爱感、亲近感②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③只有在艰苦的环境中才能实现人生价值④理想转化为现实需要艰苦奋斗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7.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是A.个人的社会价值和集体价值B.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及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C.个人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完善与发展D.个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18、所谓的价值观是指A、人们对于人生目的、意义的总的看法和根本的观点B、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C、人们对客观事物价值的一种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D、人们对商品价值大小的一种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19、下面对于人们的价值观的认识中,错误的有A、有的人有价值观,有的人没有价值观B、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往往具有不同的价值观C、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D、人们的价值观不是一成不变的20.下列对人民群众的认识正确的是①指广大劳动群众②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③在不同的国家范围不同④在同一国家不同历史时期范围不同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21.孔子提出“畏天命”“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