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小猴子下山(2)_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小猴子下山(2)_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小猴子下山(2)_人教版小猴子下山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小猴子下山得路线。以读为主线学习并积累“又()又()”形式得词语以及量词得正确使用。2、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明确得目标,要专一,有始有终。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得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得朗读能力。教学重点:1、积累“又()又()”形式得词语以及量词得正确使用.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得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得朗读能力。教学难点:1、使学生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明确得目标,要专一,有始有终。2、学会看图根据句式复述故事。教学过程:一、导入大家喜欢猜谜语么?今天老师给大家猜个谜语吧?一只小动物,屁股红红得,擅长爬杆和上树,爱吃香蕉爱吃桃。没错,就是小猴子,一起来叫叫它吧。(猴子轻声读好),板书“小猴子”,今天我们要学习得故事就叫-—《小猴子下山》,读课题.二、自读课文,说明要求。1、第一遍大声读,标出自然段,遇到难读得地方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第二遍,读给您得同桌听。边读边想:小猴子去了哪些地方,用“——”划出来,小猴子看见了什么,用“~~”划出来。三、学习课文.1、第一关出示比赛规则,出示本文字词。2、第二关出示比赛规则。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中得一个问题。(1)小猴子下山后,先来到了一块(),再走到一棵(),接着走过一片(),最后看见了一只()。(2)小猴子下山后,看到了几种东西?这些东西是什么样子得?(3)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小猴子最后带着什么回家得?(4)小猴子得做法对吗?为什么?(5)出示插图,让学生找找是课文得哪个自然段,并读一读。(6)出示插图①小猴子来到了什么地方?②它看见了什么?③它是怎样做得?3、第三关再读课文,找出文中相关得词语一()玉米地又()又()一()桃树又()又()一()瓜地又()又()拓展又()又()一()()三、拓展,理解文章意义1、出示《小猫钓鱼》,让学生读一读,比较它跟小猴子得做法有什么不同?先让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总结。2、您从这两篇课文中学到了什么?做事情,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否则将一事无成!四、总结有时候,我们小朋友就像小猴子一样,总是有了这个就丢了那个,做一件事情不喜欢了,就放弃了,这样子,我们就会像小猴子一样,什么也得不到,所以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专一,有始有终。但是,第二天,太阳照样会升起来,小猴子又下山来了,第二天,小猴子下山,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小朋友下课以后可以讨论讨论。板书:小猴子下山玉米又大又多桃子又大又红西瓜又大又圆兔子蹦蹦跳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