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高考对联题.docx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9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历届高考对联题.docx

历届高考对联题.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历届高考对联题(附答案)四川省金堂中学童华池整理1987年六、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四个句子中哪个能作为下句与它组成对偶句?选出最恰当的一个。(3分)(A)柳絮池塘淡淡风(B)榆荚临窗片片雪(C)带水芙蕖点点雨(D)丁香初绽悠悠云〖答〗(A)1991年阅读下面三副对联,回答13-14题①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②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③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13.上述对联都出自中学课文,这些课文的作者依次是(2分)A.邓拓毛泽东曹雪芹B.邓拓邓小平曹禺C.吴晗毛泽东曹禺D.吴晗邓小平曹雪芹(A)14.下面是对作者在文中使用上述对联用意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A.①用来指出知识分子要认真读书,更要关心国事;②用来倡导实事求是的作风;③用来批判炫耀财富的朱门大族。B.①用来赞扬旧社会正直的知识分子;②用来讽刺徒有虚名的知识分子;③用来揭露富贵人家的奢华。C.①用来说明我国知识分子有着既致力于学问又关心政治的传统;②用来批评主观主义的作风;③用来点染官宦人家的富贵气象。D.①用来歌颂既重视学问又重视品德修养的人;②用来挖苦没有真才实学却好大吹大擂的人;③用来显示高贵门第的权势与财富。(C)1992年10.“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这副对联,说的是(2分)A.贾谊B.诸葛亮C.屈原D.文天祥[C]2004年1、全国卷(河南、河北、山东、安徽)24.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4分)第一题:扫千年旧习祖国江山好第二题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参考答案:第一题①树一代新风②大地气象新第二题民安国泰万里河山映日红冰消雪化万朵梅花扑鼻香2、全国卷第二套(四川、云南、吉林、黑龙江)24、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4分)第一题①春晖盈大地②科学能致富第二题国兴旺家兴旺国家兴旺参考答案:第一题①正气满乾坤瑞雪满乾坤②勤劳可兴家第二题老平安少平安老少平安出平安入平安出入平安3、浙江卷24.按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5分)(2)请为图书馆的对联补拟下联。上联:学问藏今古下联: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才识贯中西智慧集东西4、广西卷24.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4分第一题①爆竹声声脆②满园春色好第二题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参考答案:春风习习新思想新气象伴新春到来第一题①祖国日日新②神州面貌新第二题5、福建卷23.请补写一句与上联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下联。(平仄不论)(3分)上联:爱国诚信乃做人根本参考答案:求实谦虚为治学前提6、广东卷24.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6分)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上下联结构相同,词性相对,末字平仄相合,可给1——4分;构思巧妙,立意新颖,可给5——6分。例如:月季牡丹金桂莫非海内奇葩。考生高分下联:1、北京西安上海都为中国名城2、长城故宫三峡尽为中华风光3、芍药黄菊剑兰均为苏杭名花4、草原戈壁沙漠全是北国风光5、丹霞西樵鼎湖均为广东名山另:1、鹿茸貂皮人参,都为东北名产2、燕山长白昆仑,全为塞北名山。一、对联的基本要求1、字数相等,内容相关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这是对联的基础,例如广东卷的出句是“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对句可以是“月季牡丹金桂,莫非海内奇葩”,或者“人参貂皮鹿茸,莫非东北珍宝”。但若对“唐诗宋词元曲,莫非祖国文化”就让人觉得别扭和生硬。我们学过的对联都是内容密切相关的,例如“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等等。2、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这是从语法上来要求的,上下两联要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词对数词等等。例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与“梅花”是名词,“锋”与“香”是形容词,“自”与“从”是介词,“磨砺”与“苦寒”是名词,“出”与“来”是动词。3、节奏相应,平仄和谐一副对联中,上联一共有几个音节的停顿读法,下联也必须对应。上下联还要平仄相反,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平声。例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径”读仄声,“舟”读平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照”读仄声,“流”读平声。对联的节奏相应,平仄和谐,读起来才琅琅上口,富有音韵美。二、内容上的要求语意相关应该是对联内在美的体现,它要求上下联的意脉必须互相关联,好像是双峰对峙,二水分流,是林黛玉、薛宝钗这样的两美合一,是环肥燕瘦般地和谐统一在一个意境中。我们看下面的两副“对联”。①反对侵略/学习下棋②图书馆里查资料/动物园中看虎狼从对联的形式要求来看,词性、句式似乎都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