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同步练习 第4章 第4节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康平****ng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8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0年春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同步练习 第4章 第4节 WORD版含答案.doc

2020年春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同步练习第4章第4节WORD版含答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四章第四节【基础巩固】读下图,完成第1~3题。1.下列关于哺乳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哺乳动物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和栖息地的丧失,两者比重共达30%左右B.外来物种入侵也是哺乳动物受威胁的重要原因,比重达20%左右C.哺乳动物不会灭绝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答案】B【解析】注意读图分析,哺乳动物受威胁的两大原因中偷猎和栖息地的丧失的比重超过60%。哺乳动物也会灭绝,因为物种的灭绝是正常的自然现象。2.下列关于鸟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鸟类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栖息地的丧失和外来物种入侵,三者比重达80%左右B.北美候鸽的灭绝只是一种偶然现象C.鸟类受威胁的最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比重达55%D.以上说法都正确【答案】C【解析】鸟类受威胁的最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其他都不是主要原因;人类活动加速了北美候鸽的灭绝进程,不是一种偶然现象。3.该图主要说明了()A.我们要保护生物资源,要禁止捕猎野生动物B.栖息地的丧失是生物受威胁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要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C.外来物种入侵能使生物多样性增加,因此,我们可以大胆引入外来物种D.以上说法都正确【答案】B【解析】该图主要说明导致哺乳动物和鸟类受威胁的几大原因,其中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就要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C项说法本身有错误,外来物种的入侵会导致本地失去生态平衡,使生物多样性减少。读下面漫画,回答第4~5题。4.这幅漫画可以用来说明()A.骆驼是由羊进化来的B.草原逐渐进化为沙漠C.物种赖以生存的环境改变是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D.一个物种灭绝后,又有新的物种产生,因此,人们不必担心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答案】C【解析】漫画说明是森林、草地的破坏导致物种灭绝。5.针对漫画中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保护和改善生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防止进一步恶化B.物种灭绝是一种自然现象,对人类没有影响,所以可任其发展C.在此地区大面积植树造林,防止沙漠面积进一步扩大D.图示环境的变化与人类活动无关【答案】A【解析】保护生物生存的环境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6.读漫画“启事”,该漫画涉及的环境问题包括()①水土流失②森林破坏③土地荒漠化④生物多样性减少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解析】由漫画可知森林遭到砍伐,老虎的栖息地遭到破坏,生存受到威胁。(2018届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阶段性测试)生境又称栖息地,是指生物的个体、种群或群落生活地域的生态地理环境,它包括必需的生存条件和其他对生物起作用的生态因素。下图示意我国卧龙自然保护区内大熊猫潜在生境及居民点密度在两流域(寿溪、渔子溪)集水区等级上的分布。据此完成第7~8题。7.该图可以反映出()A.流域集水区等级越高,流域内居民点密度越小B.居民点密度越大,大熊猫潜在生境状况越好C.两流域Ⅱ级集水区大熊猫潜在生境状况最差D.两流域I级集水区大熊猫潜在生境状况最好8.为应对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潜在生境存在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A.增加干支流沿岸城镇数量B.提高城镇内部森林覆盖率C.控制城镇沿河口向上游扩张D.整体迁移干支流沿岸城镇【答案】7.D8.C【解析】第7题,读图可知,卧龙自然保护区内两流域的集水区等级越高,居民点密度越大;除渔子溪Ⅲ级集水区外,两流域内居民点密度越大,大熊猫潜在生境状况越差;寿溪和渔子溪两流域的Ⅳ级集水区内大熊猫潜在生境状况最差;寿溪和渔子溪两流域的Ⅰ级集水区内大熊猫潜在生境状况最好。第8题,读图可知,卧龙自然保护区内寿溪和渔子溪流域总体呈现出集水区等级越高,大熊猫潜在生境状况越差的分布格局,即距离河源越远,距离河口、干支流交汇处越近,大熊猫潜在生境状况越差;而集水区等级越高,人口和聚落密度越大,生物的多样性也就越低。因此,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河口处都存在人类活动破坏大熊猫潜在生境的问题,针对此问题应有效控制城镇沿河口向上游扩张,限制人类活动范围进一步向大熊猫潜在生境渗透,这样才能减少大熊猫潜在生境受到人为干扰的机会。【精炼提升】9.(2017年宁夏银川一中四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2017年4月24日,丹麦驻华大使馆发布的一篇题为《生蚝长满海岸,丹麦人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的文章火了,引发中国网友的广泛关注。文章称,一种叫作“太平洋生蚝”的物种入侵了丹麦,对海岸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这种生蚝原本不属于丹麦的海域,经过数十年时间的生长,形成了现在巨大规模。近年来,诸如美国引进的亚洲鲤鱼、德国和英国的大闸蟹、苏格兰的小龙虾等生物,也泛滥成灾,成为当地的祸害。分析“外来物种”泛滥成灾的原因及危害。【答案】原因:作为外来物种,缺乏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