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的语文审美教育 (2).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0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浅谈新课标下的语文审美教育 (2).doc

浅谈新课标下的语文审美教育(2).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谈新课标下的语文审美教育铜仁市民族实验小学王权芬在新课标下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学?首先,指导朗读,复活课文。教师运用一定的操作方法带领学生恢复和再造语文文体的活力,使具体的文本成为学生欣赏中活生生的审美对象,让学生在朗读中领会美的内涵。朗读形式多样,可以将范读、齐读、个别读、分角读、默读、朗读等结合起来。成功的范读,能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有色的语言,使学生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让学生进入审美的情景之中,在获得语文知识的同时,又感受到美的语言、美的事物、美的色彩、美的境界、美的人格,从而受到美的得熏陶、感染,逐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其次,激发情感,引入境界。“引入境界”是教师运用一些方法,引导学生进入语文的审美境界,使学生在对具体文体的欣赏中获得充分的审美感受。通过激发情感,使学生获得深刻的体验,进而产生美感。美感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对一定的客观体进行评价的情感体验。再者,借鉴教材进行审美创造。教材是例子,在学习语文知识时,如何促使学生审美的创造能力,做到语言表达的和谐,“真、实、新”,以情动人。总之,教师要按照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特色,结合文本内容和课程要求,采用相应的对策,不求完整而要有重点地实施审美教育。让学生通过课堂审美教育的各个环节,去感受美好,领悟含蓄,做到身临其境,从而进行语言审美欣赏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通过深刻思考,使学生进入审美活动得以推向更深阶段。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按照新课程标准实施教学,最终培养学生的语文审美创造能力,形成丰富而坚实的内在品质,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