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诗歌部分4.2金黄的稻束地之子半棵树边界望乡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doc
上传人:13****51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1KB 金币: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诗歌部分4.2金黄的稻束地之子半棵树边界望乡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doc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诗歌部分4.2金黄的稻束地之子半棵树边界望乡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5-金黄的稻束地之子半棵树边界望乡一、语基落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襁褓/糨糊洗岑/涔涔嗅着/溴元素B.肩荷/荷塘勒马/勒掯山楂/齐楂楂C.树巅/癫痫鹧鸪/摭拾咯血/当然咯D.贲张/喷发深圳/金钏惊蛰/海蜇头解析:A项,qiǎng/jiàng,cén,xiù;B项,hè/hé,lè/lēi,zhā/chá;C项,diān,zhè/zhí,kǎ/lo;D项,bēn/pēn,zhèn/chuàn,zhé。答案:B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城堡胸脯屹立高屋建领B.峰峦潮汛蓓蕾如雷贯耳C.树巅揣摩震撼张驰如弓D.针贬波澜氤氲迥然不同解析:A项,“领”应为“瓴”;C项,“驰”应为“弛”;D项,“贬”应为“砭”。答案:B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此文对法国学派和美国学派做了较为公正的评价,指出其优点和不足,对比较文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能起促进作用。B.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本质上就是一个表彰人类科学最高成就的荣誉,它同时也表明了中国的现代医学发展在某些领域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C.中国与印尼合作建设雅万高速铁路,对于加快泛亚铁路网建设,发挥铁路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中的服务保障作用,深化我国与东南亚相关国家铁路合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D.最近,中国政府对《水污染防治法》进行了修订,将施行“流域限批”和河流休养生息,并试图通过调水工程解决一些地区水资源紧张的问题。解析:B项,偷换主语,在“本质上”前加“该奖项”;C项,语序不当,应为“对于发挥铁路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中的服务保障作用,深化我国与东南亚相关国家铁路合作,加快泛亚铁路网建设”;D项,成分残缺,应在“休养生息”后加“的政策”。答案:A4.下面这首题为《一个七月的黄昏——题李清照》的短诗,其第(二)节六个句子的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一)一个七月的黄昏暮色镀亮弯弯的荷塘温婉的女子依窗低低吟唱西阁楼上慵懒的书卷和一抹淡淡的残阳(二)①一抹淡淡的忧伤②黄昏的衣裳③从指间划过的是④一抹淡淡的残阳⑤时光的泪痕呀沾湿了⑥从指间划过A.④②⑥③⑤①B.⑥③④⑤②①C.④⑥③①⑤②D.⑥③①⑤②④解析:注意句子之间的顶真。答案:C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5~7题。半棵树牛汉真的,我看见过半棵树在一个荒凉的山丘上像一个人为了避开迎面的风暴侧着身子挺立着它是被二月的一次雷电从树尖到树根齐楂楂劈掉了半边春天来到的时候半棵树仍然直直地挺立着长满了青青的枝叶半棵树还是一整棵树那样高还是一整棵那样伟岸人们说雷电还要来劈它因为它还是那么直那么高雷电从远远的天边就盯住了它1972年,咸宁5.诗歌以《半棵树》为题有什么好处?参考答案:以《半棵树》为题,给读者一种残缺感,一种与日常生活经验中作为完整的形象的“一棵树”相背离的陌生感,一种视觉的冲击力。也给读者预设了一个悬念——是什么力量使它变成了半棵树?6.“半棵树”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解析:这“半棵树”可以说是暗指冯雪峰的,更是当时知识分子精神人格的写照。参考答案:象征着那些桀骜不驯的生命,象征着秉守正道、维护尊严的知识分子的不屈的抗争精神与韧性的战斗传统。7.如何理解诗歌中的另一个重要意象——雷电?参考答案:雷电是作为树的对立物出现在诗歌中的。“雷电”一共出现三次,一次比一次可怕。雷电象征着恶,对人性、天性的践踏和蹂躏,恍如邪恶之幽灵!(二)拓展延伸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8~9题。悬崖边的树曾卓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平原的尽头临近深谷的悬崖上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它孤独地站在那里显得寂寞而又倔强它的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8.本诗最后两行能否换成“它似乎即将展翅飞翔/却又像是跌进深谷里”?为什么?参考答案:不能。“跌进深谷”和“展翅飞翔”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极端,这样的安排蕴含了诗人自己的情感倾向。诗歌最后让树展翅飞翔,展示树蓬勃向上的形象,寄托了诗人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如果将这两句的顺序互换过来,那么悬崖边的树最终可能跌落深谷里,进而树的形象及诗歌的主旨与基调都会彻底改变,所以不能互换。9.请赏析诗中“树”的形象。参考答案:这棵悬崖边的树尽管被“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吹到了“临近深谷的悬崖上”,但它依然在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可见这棵树尽管处境艰险却依然乐观,热爱着生活。尽管可能不被理解,却“寂寞而又倔强”,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