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及临床意义 PPT.ppt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1.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医学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及临床意义 PPT.ppt

医学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及临床意义PPT.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医学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及临床意义主要内容一、危急值的概念“危急值”(criticalvalue)最早在1972年由美国Lund-berg教授提出,同年发表在《美国医学试验观察者》杂志上,如今,经过各国40多年的临床实践,受到世界范围的广泛采纳。我国“危急值”的应用历程的3个阶段:“危急值”的提出与概念“危急值”发展阶段(2007—2010年)《2007年度患者安全目标》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受国内政策的影响,危急值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应用。许多医院的管理者、临床医师、护士、医技人员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危急值的建立、应用、管理提出了建议,部分医院也在探索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危急值的报告等,危急值的研究进入了新阶段。“危急值”深入阶段(2011年至今)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三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危急值”是指当某种检验结果出现时,就意味着患者可能就会有生命危险,处于生命边缘状态。这种提示生命危险状态的检验结果才称作危急值(criticalvalue)。另外,国家重大传染病,反映那些需要引起我们足够重视的患者的检验结果,如H7N9、RH(D)阴性、HIV抗体阳性等。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检查)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及时抢救患者,挽救患者生命,避免出现严重后果。医学决定水平:是指对疾病诊断或治疗起关键作用的某一被测成分的浓度,临床上必须采取相应措施的检测水平。同一个检测指标可分为几个档级的医学决定水平。“危急值”,是其医学决定水平的一个阈值。例:血小板计数1、低于10×109/L2、低于50×109/L3、低于100×109/L4、高于600×109/L5、高于1000×109/L以糖尿病为例,通常健康人参考范围为3.9~6.1mmol/L。当空腹血糖≥7.0mmol/L,或任何一次血糖≥11.1mmol/L时,应考虑糖尿病的诊断。但当血糖≥22.2mmol/L时将产生糖尿病昏迷,这时必须进行抢救;同样血糖≤2.2mmol/L,将产生低血糖休克,也必须立即进行抢救。这样22.2mmol/L,2.2mmol/L即为血糖测定的危急值。7.0mmol/L或11.1mmol/L为诊断糖尿病的一个阈值,这时临床必须考虑相应的治疗措施,但还不是危急值。参考值:依据健康人群的相关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而得到正常人某一检测指标的分布范围。是指绝大多数正常人的某指标值范围。所有检测项目都有正常参考值和医学决定水平,但不是都有“危急值”,如血脂、抗体、肿瘤标志物等。二、危急值制度的建立、报告、接收及处理流程我院危急值的建立危急值的定期评估与持续改进在日常监测和定期评估的基础上,在不影响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咨询临床专家,结合文献报道,在对本单位危急值项目的充分数据挖掘分析后,进行调整以保证实验室、临床工作效率。每一次危急值范围的调整均应慎重,是实验室与临床协作的一个严谨、持续不断的改进过程。调整后在一定期限内进行临床随访,以提高工作效率,促进患者安全。检验科应当积极与临床联系,统计临床在接到危急值之后,有多少病例采取了相关临床措施。这有助于提高效率,以保证每个真正需要的患者得到处理。为此应当对危急值进行定期重新评估,对相应的报告范围进行调整。(1)发现危急值,检测人员立即报告审核者。(2)审核者先根据审核程序,确认当日实验处于正常状态(仪器、试剂、质控、其他标本)。(3)确认出现危急值的标本是否合格,有无其他影响因素,排除其他可能影响试验的所有非正常因素。(4)确认该标本危急值的可重现性。(5)确认危急值是可报告的,在10分钟内电话报告临床医生或值班医生,并做好电话报告记录。(6)及时签发正式检验报告,报告单符合规范要求,同时在报告单右侧页眉处加盖“危急值”章。(7)门诊急诊患者的检查报告单,应单独保存,患者或相关人员在领取报告单时,将结果的危急状态告知领取人,并让领取人签名确认。(8)对于同一患者,连续的检查结果均达到危急值时,注意报告每次的异常结果,引起临床医师的充分重视。(9)危急值的登记:危急值登记信息至少应包含患者识别信息、危急值项目及危急值、报告时间(精确到分钟)、报告实验室、报告人与接收人全名,接收人须“回读”危急值。(10)临床医生或护士,在收到危急值报告后,本着“谁接收,谁负责”的原则,复述确认后登记,报告人与接收人均须完整记录危急值报告信息。(11)接收人立即通知管床(值班)医生,管床(值班)医生结合临床情况,采取必要的相应措施。(12)需要会诊讨论的,管床(值班)医生应立即通知上级医师、科主任,必要时上报医务科,确定方案,采取措施。所有处置细节应记录在案。(13)如果危急值与临床表现不符时,必须与临床实验室联系,临床实验室也必须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