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读《刘邦不是‘流氓‘》作为一个粗通历史的人来说,刘邦在我的印象中一向是与阴险、好色挂钩的。或许是因为历史上对项羽的态度都是褒扬的,甚至连汉朝臣子司马迁的《史记》中,也为项羽作了《项羽本纪》,因此作为项羽最大的对手刘邦,就被历史上的各路“专家学者”人为的“丑化了”。但是,在读了此书之后,我对其的印象却有了一个翻天覆地的转变。当我在图书馆找书时,一开始只是想找本名著然后再随便写一篇读后感就完事了,但当我走到人物传记区域时,却不禁被眼前的一本书吸引住了注意力。刘邦不是“流氓”?这与我印象中的刘邦形象恰好相反,于是,我就有些迟疑地取下这本书看了起来。此书的作者笔名“寒晓”,是个不太出名的作家,但他的文风轻松,文笔幽默,却深深吸引住了我,只翻了两页,我就毫不迟疑地选择了这本书。我说了这么多废话,并不是要来凑字数的,下面就让我走入正题,就是本书的内容。这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我们讲述了刘邦一生的四个阶段:革命前,革命时,内战中(即楚汉相争之时),革命后。下面我一一为大家介绍。刘邦,前256年—前195,秦朝泗水郡沛县人士。在他人眼中,他就是一个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无业游民,可正是这些行为,使他在平民之时结交了很多人,而这些人,在日后大多成为了他的左膀右臂。他的性格变得不拘小节、豁达大度、很重义气,并且练就了高超的交际手腕。他也曾担任泗水的亭长,但因在押解犯人途中私方犯人而不得不逃入山中成为草寇(这倒是于汉初三名将中的彭越、英布有相似之处),由此可见,英雄是不问出处的。在这时,他已经流露出对帝位的向往,“嗟乎,大丈夫但如此也”。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刘邦也进入革命阶段。对于这段历史,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一个字,乱。具体怎么乱法我也不介绍了,反正刘邦因为被楚怀王及诸大臣认为为人仁厚,而被派从南部进军关中,在项羽还在庆祝巨鹿大捷之时,已经悄悄地入关了。在这里要为大家介绍一下当时的地形,当时秦国有两座险关:函谷关和武关。函谷关大家都知道,项羽正是攻破了函谷关才进入关中,与刘邦上演了一出鸿门宴的好戏。而武关位于秦楚交界之处,是通往关中的另一门户,刘邦就是通过这里才顺利地进入关中。而刘邦之所以能够如此顺利地进入关中,与他的一项政策是密不可分的:招降。从地图上看,刘邦的进军路线比项羽绕得多,但是刘邦能最先入关,往往是用脑而不是用手。一路进军,秦军往往是不战而降,就连武关这座秦国最后的希望,也被轻松拿下,大秦王朝从此画上了一个句号。下面就将进入楚汉相争阶段了。公元前206年1月,项羽入咸阳,烧阿房宫、杀秦王子婴。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同时分封18诸侯,封刘邦为汉王,统治巴蜀及汉中地,并故意封秦降将领于关中地,以扼制刘邦。刘邦只好忍气吞声接受封号。后来刘邦乘乱重返关中,击败章邯,迫降司马欣、董翳。11月,刘邦挥军东出,拜韩信为大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名为义帝发丧,派人联络诸侯,公开声讨项羽,拉开了4年楚汉战争的序幕。由于具体过程较长,这次就不向大家一一叙述了。汉军经过彭城之战、荥(行)阳之战、成皋(高)之战、垓下之战,重创楚军,逼项羽自刎于乌江,终于结束了为期4年的楚汉战争。在这4年的战争中,刘邦屡遭生死劫难,多次在刀尖上跳舞。但也正是这4年,使他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小诸侯迅速成长为能与西楚霸王一较高下的汉王,而这与他的性格是密不可分的。他具有战略眼光,远交近攻,能利用、能团结身边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对于那些反叛过他的诸侯,他总是不计前嫌,继续任用;对对手,他有清醒的头脑,能明显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对手的不足;对对手的下属,他使用金钱炮弹,竭力地挖墙脚,英布这位项羽曾经的部下就被他成功收买了。对自己的下属,他大胆用人,能者为上,只要是人才,我就用你。消灭了项羽,并不意味者就可以坐拥天下了。刘邦从当上皇上到驾崩,这期间一直忙着干一件事:平叛,就像项羽一样。但值得庆幸的是,这些叛臣中并未再出现一个刘邦。从迁都长安开始,他先后平定了近十位王侯的叛乱,几乎是两年就有三次。最终,公元前195年6月1日,汉高祖刘邦去世。这样一位千古帝王,为何历史却赋予了他不光辉的形象?下面是此书作者的一些看法。刘邦做得罪错的一件事:抛妻弃子,说得最错的一句话:分一杯羹。但对于一个帝王来说,权利才是最重要的东西,历史上的帝王,也不乏对自己亲人不择手段。如人们心中的开明圣主李世民,不是“玄武门之变”,杀了自己的哥哥,他能成为千古明君吗?又如刘备,为了收买人心,不惜摔了自己的孩子。他们的行为比刘邦更甚,至少刘邦并未造成什么实际后果,但他们在人们心中却仍是仁义之君,这就是历史炒作的原因啊。2、刘邦对文人不尊敬。他本身就不喜欢文人,所以无形中得罪了这个群体,面对历代文人的春秋笔法,就是孔夫子在世,恐怕也无可奈何了。毛主席说:刘邦是中国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