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2.ppt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2.1M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2.ppt

文元美现代通信原理课件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2.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4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基本结构4.1数字基带信号(5)编码方案对发送消息类型不应有任何限制,适合于所有的二进制信号。这种与信源的统计特性无关的特性称为对信源具有透明性;(6)低误码增殖;(7)高的编码效率。数字基带信号码型单极性(NRZ)码;(b)双极性(NRZ)码;(c)单极性(RZ)码;(d)双极性(RZ)码;(e)差分码;(f)交替极性码(AMI);(g)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HDB3);(h)分相码;(i)信号反转码(CMI)1.单极性不归零(NRZ)码2.双极性不归零(NRZ)码3.单极性归零(RZ)码在传送“1”码时发送1个宽度小于码元持续时间的归零脉冲;在传送“0”码时不发送脉冲。其特征是所用脉冲宽度比码元宽度窄,即还没有到一个码元终止时刻就回到零值,因此,称其为单极性归零码。脉冲宽度τ与码元宽度Tb之比τ/Tb叫占空比。单极性RZ码与单极性NRZ码比较,除仍具有单极性码的一般缺点外,主要优点是可以直接提取同步信号。此优点虽不意味着单极性归零码能广泛应用到信道上传输,但它却是其它码型提取同步信号需采用的一个过渡码型。即它是适合信道传输的,但不能直接提取同步信号的码型,可先变为单极性归零码,再提取同步信号。4.双极性归零(RZ)码5.差分码6.交替极性码(AMI)7.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HDB3)(1)B码和V码各自都应始终保持极性交替变化的规律,以便确保编好的码中没有直流成分。(2)V码必须与前一个码(信码B)同极性,以便和正常的AMI码区分开来。如果这个条件得不到满足,那么应该在四个连“0”码的第一个“0”码位置上加一个与V码同极性的补信码,用符号B′表示。此时B码和B′码合起来保持条件(1)中信码极性交替变换的规律。HDB38.分相码数字双相码又称Manchester码,其编码规则是:将信息代码0编码为线路码“01”;信息代码1编码为线路码“10”(也可以将信息代码0、1的编码规则反之)。9.传号反转码(CMI)CMI码的编码规则是:将信息代码0编码为线路码“01”;信息代码1编码为线路码“11”与“00”交替出现。10.多进制码用数字电路实现码型之间的变换单极性不归零码单极性归零码Q-单极性不归零码cp-码元同步脉冲D-单极性归零码用D触发器实现状态方程为:3、单极性不归零码差分码单极性不归零码差分码用J-K触发器实现状态方程为:a-单极性不归零码cp-码元同步脉冲Q-单极性归零码单极性不归零码差分码用异或门实现状态方程为:差分码单极性不归零码用异或门实现状态方程为:4.1.2数字基带信号功率谱数字基带信号的一般数学表达式随机脉冲序列示意波形为了使频谱分析的物理概念清楚,推导过程简化,我们可以把s(t)分解成稳态波v(t)和交变波u(t)。所谓稳态波,即是随机序列s(t)的统计平均分量,它取决于每个码元内出现g1(t)、g2(t)的概率加权平均,且每个码元统计平均波形相同,因此可表示成其波形如图(b)所示,显然v(t)是一个以Ts为周期的周期函数。交变波u(t)是s(t)与v(t)之差,即u(t)=s(t)-v(t)或者写成显然u(t)是随机脉冲序列,图(c)画出了u(t)的一个实现。下面我们根据上两式,分别求出稳态波v(t)和交变波u(t)的功率谱,将两者的功率谱合并起来就可得到随机基带脉冲序列s(t)的频谱特性1、v(t)的功率谱密度pv(f)由于V(t)是以Tb为周期的周期信号,故可展开成傅氏级数,然后根据周期信号功率谱密度与傅氏系数的关系得到V(t)的功率谱。稳态波是离散线谱,根据离散谱可确定随机序列是否含有直流分量和定时分量。2、U(t)功率谱密度pu(f)U(t)是功率型随机脉冲序列,它的功率谱密度可用截短函数和求统计平均的方法来求。交变波的功率谱是连续谱,与g1(t)、g2(t)的频谱以及出现的概率有关。根据连续谱可确定随机序列的带宽。3、s(t)=u(t)+v(t)的功率谱密度p(f)假设随机脉冲序列为从上式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双极性不归零信号当P=1/2时,双极性信号的谱密度为根据信号功率的90%来定义带宽B,则有4.1.3码型变换的基本方法2.布线逻辑法图4-5CMI编/译码器及各点波形(a)CMI码编码器电路;(b)CMI码译码器电路;(c)各点波形3.单片HDB3编译码器近年来出现的HDB3编码器采用了CMOS型大规模集成电路CD22103,该器件可同时实现HDB3编、译码,误码检测及AIS码检出等功能。主要特点有:①编、译码规则符合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