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谈地理空间分布的教学陈昌文地理学是研究空间分布的科学,毫无疑问,地理空间分布的教学理应成为当前地理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一、空间分布的分类布鲁纳认为:“认识的获得决定于一种积极构造的过程。学习的最好状态就是思维,而思维就是一个人通过称为概念化或类型化的活动来弄懂所察觉的一大堆杂乱事实的过程。”因此,有必要将空间分布予以分类。在地域上,按空间延续方向的不同可以分为:①水平分布,如降水量、气压的水平分布等;②垂直分布,如海洋盐度、对流层气温的垂直分布等。按它们在地图上空间形态的不同可以分为:①点状分布,如厂矿、城市等;②面状分布,如农作物的分布,土地类型的分布等;③线状分布,如铁路、河流等。要使学生真正理解这些分类,正确地把握地理事物同周围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离开地图是难以想象的。为了提高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必须再加说明:地理事象的空间分布,有的在地球表面上不间断地扩展,各地段之间只有强度和程度上的差异(可称之为连续分布),地图上常常通过连接某一地理量的等值线如等高线、等温线,来表示这种连续分布中的变化。和这种等值线相垂直的方向,就是强度和程度上最大差别的方向。有的在地面上的分布不连续,占有分离的面积(可称之为离散分布),地图上用线来表示这类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由此把一类地理事物所占的地面和另一类地理事物所占的地面分开,如气候类型区、植被类型区等。通常每一区域的特征在中心地区显得最完善、最典型,而在边缘区其特征则和相邻类别的特征融合。正如高中《地理》教材在划分陆地自然带时所说明的:“地球表面的各个自然带之间并没有显著的界限,总是由这一带逐渐地转变为另一带,因此在两个自然带之间总存在着过渡带。”值得注意的是,表示连续分布变化的等值线的两侧是同类事物,而表示离散分布范围的线的两侧是不同类事物。空间分布在成因上,按作用力的主要来源又可以分为:①自然分布,如地形、地貌、矿产、气候、河流、生物、土壤等自然要素的分布。其中有内力作用形成的,如“地震的分布从世界范围看,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板块交界的地带”;有外力作用形成的,如“在河流的中下游常常造成宽广平坦的三角洲和冲积平原”;也有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如“冬半年的昆明准静止锋,是南下的冷空气遇到云贵高原阻挡,冷锋面在昆明和贵阳之间准静止下来形成的”。②人为分布,如人口、厂矿、农作物、交通干线、城市,各种文化现象等的分布,其中有人们自发形成的,如我国“大量的农村人口,从东部稠密地区,移向地广人稀的东北、西北等地”。也有人们有目的地影响、改造或建设而形成的,如“为了平衡重工业地区职工性别构成的社会需要,在鞍山、包头等地布置了一些棉纺织工厂”。各种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形成有先有后,自然地理事物的分布主要遵循自然发展的规律,人文地理事物的分布主要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和自然的联系日益密切,不管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事物的分布,是已经形成的分布还是正在形成的分布,都将遵循人地相关的规律,即由自然和人为共同作用而形成。例如,我国“根据各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对商品棉的需要,已初步形成了江汉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冀中南、鲁西北和豫北平原,黄淮平原及南疆等五大片商品棉花基地。”应当就此让学生明白,对事物因果联系过于简化的解释,往往会导致错误的结论。二、空间分布的特点空间分布的类型是多样化的,但也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特点。虽然这些特点相当抽象,使学生理解却是可能的和必要的。说可能,是因为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有相对的优势,高中学生还学了一些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时,教材中散布着许多说明这些特点的实例,学生具有足够的感性认识作基础,心理准备是充分的。说必要,是因为一方面尽管学生学习这些特点的心理准备充分,却不能幻想他们能借自己的力量去总结和发现,自然而然地领悟。另一方面,在于这些空间分布的共同特点凝聚着地理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掌握它们将有助于学生对空间分布认识的深化,克服学习空间分布的思维惰性,使他们自信具有认识、分析和评价空间分布的能力,能将学得的思维方式迅速、有效地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去。现代教学论的一个基本观点,也正是要把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放在学习的首位。因此,单纯传授大量地理空间分布的事实,决不应成为空间分布教学的全部,地理专家不是因为通晓空间分布的全部而成为专家的。各类空间分布所具有的共同点,才是空间分布教学的重心。这些共同的特点是:1.地域性任何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最终要落实到一定的地域,而一定的地域总是具有一定的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征,必然会给空间分布打上一定的地域烙印。举例来说,同是工业区的分布,日本的分布具有临海性,而苏联除以莫斯科,列宁格勒为中心的中部和西北部工业区是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发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