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课时练《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含答案).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2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考试课时练《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含答案).pdf

考试课时练《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含答案).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时练一、积累运用1.文学常识填空。(1)《竹里馆》选自《》,作者,(朝代)著名诗人。(2)李白,字,唐代诗人,有“”的美称。我们曾经学过他的诗歌《》《》《》《》等。(3)《逢入京使》是(朝代)著名(派别)诗人的思乡怀亲之作。(4)《晚春》的作者是,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朝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古文运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为“”。2.默写。(1)深林人不知,。(王维《竹里馆》)(2)谁家玉笛暗飞声,。(李白《春夜洛城闻笛》)(3),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4)杨花榆荚无才思,。(韩愈《晚春》)(5)王维的《竹里馆》一诗中,写夜深人静,明月相伴的情景的句子是:,。(6)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流露出诗人无限沧桑之感,表达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的句子是:,。(7)《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手法表达了诗人对长安亲人的无限眷恋之情的句子是:,。(8)韩愈在《晚春》中赋予花木以人的情思,表现它们珍惜最后的美好时光,争芳斗艳的句子是:,。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竹里馆[唐]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隐居时创作的一首五绝。一个“独”字贯穿全诗,刻画了一个高洁脱俗的隐者形象。B.全诗用字造句、写景写人都平淡自然,仿佛信手拈来,却写出了清幽的氛围与淡泊的心态,达到了“诗中有画”的高超境界。C.“明月来相照”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D.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竹林中弹奏、长啸之状,表达了诗人因仕途坎坷而内心落寞、惆怅的情感。4.下列诗句中,和本诗表达的情感截然不同的一项是()A.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C.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D.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5.有人评价这首诗具有“以声写静、以动衬静”的艺术特色,你赞同这个观点吗?请简述理由。(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6.“折柳”二字在诗中指,又含之意,代表了古代的一种文化习俗,一种伤感情绪。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暗飞声”中的“暗”字,包含了不知此笛为何人所吹、笛声从何处而来的意思,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B.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声之悠扬。C.此诗着重以诗人的感情变化,来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笛声的艺术魅力。D.全诗紧扣一个“闻”字,抒写诗人闻笛后的孤寂心情和思乡之切。8.第二句中的“散”字用得好,好在哪里?(三)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逢入京使[唐]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句中的“故园”指诗人的故乡长安,“东望”点明故乡的方位。B.“龙钟”在这里是“沾湿的样子”的意思,“双袖龙钟”指双袖被泪水沾湿。“龙钟”“泪不干”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长安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C.第一、二句中“龙钟”“泪不干”的浓重色彩与第三、四句中“凭君传语报平安”的轻描淡写相互矛盾。D.全诗语言平实,出语自然而又含蓄凝练。10.请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所展现的画面。11.看似平淡轻松的一句“凭君传语报平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晚春[唐]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1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这一手法。13.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暮春即事[宋]周敦颐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14.请你想象“双双瓦雀行书案”描绘的画面,并将它描写出来。(2分)15.诗人为什么“不知春去几多时”?请简要回答。(2分)参考答案1.(1)王维集校注王维唐代(2)太白诗仙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静夜思望庐山瀑布赠汪伦(3)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