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英语语法填空复习3.pdf
上传人:小沛****文章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24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三英语语法填空复习3.pdf

高三英语语法填空复习3.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完形填空题型讲与练一、考查形式英语完形填空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对具体语境的把握能力。从近两年的考题看,此题共10题20分。短文长度为2007年164个词,2008年为2006个词。短文的空位间隔最小为4个单词,最大为41个单词,除第一句不设空外,其余均可留空。二、考查内容“完形填空”要求考生阅读一篇短文,然后完成10个填空,考点明确,主要考查: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用法;篇章结构的衔接;篇章意义的连贯。广东最近四年高考自主命题的完形填空考查的体裁、题材对照表:年度体裁题材2005记叙文一则希腊神话故事对比富裕世界的儿童和第二世界的儿童在童年时代的成长环境优劣.以及各自的利2006议论文与弊本文通过前沿科学的幻想,介绍了一种未来的上网技术-NEC-SoftBiodeLogon2007说明文system。如果使用该技术,上网就不是目前通用的密码进入,而是使用”面码(Facecode)”一些关于超自然的寓言故事在英国广为流传.尤其是关于仙女的传说.故事中的仙2008记叙文女有善有恶,有的还会危害人类—此文是一个有关仙女偷换人间小孩的神话故事,并介绍了逃避此劫难的几种方法;主要考查的词类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见下表年度项目总数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20071052212008102440三、能力要求1.完形填空应测试的能力完形填空总体能力要求1)要求考生通读全文、通篇考虑。掌握其大意,综合运用所学的词汇语法等知识,选出最佳选项填入空缺处。使短文的意思和结构完整:2)要求考生在解答完形填空题时,有时只需读懂考点所在的句子,有时则必须读懂邻近的句子,甚至是上一段或下一段的有关内容。10个题的短文中,有5个题要逾越句子层次才能选出正确选项。3)考查考生在特定的语境中运用词汇的能力,这是完形填空题考查的另一个重点4)考查考生掌握和运用惯用法、搭配、常识、逻辑推理的能力。2.考生答题时的能力要求1)从上下文的角度考虑:做完形填空题时.必须通读全文,很多题只有通过上下文才能选出正确答案2)从词汇意义及用法的角度考虑:做词汇意义及用法的题目,要求考生必须有较大的词汇量,并能够结合上下文确定词义3)从逻辑推理、常识等角度考虑逻辑推理和生活常识是命题人经常考虑的一个考点4)从惯用法和搭配的角度考虑:惯用法和搭配也是经常考到的一项内容。四、解题策略指导1.解题步骤1)跳读首尾句,判断文体,预测主题。一般来讲,高考完形填空的首、尾句是不挖空的,先跳读这两句,便可判断体裁,猜想它要讲什么。若首句交代了when,where,who,what,即四个W,那么就是记叙文,很可能就是一个故事,为了测试语篇的理解能力,出题者特别注意选材的趣味性,其结尾往往出人意料,耐人寻味;若首句是提出或解释说明某事物,一般来说是说明文;若首句提出一个论点,那么就是议论文。2)通读全文,把握大意。做完形填空时要注意文章开头提示句的点题作用和短文中完整句的启示作用。首先要快速浏览全文,弄清各段落之间,各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文章的完整性。只有这样才符合这种题型的解题思路。3)逐句细读,确定选项。大致把握了全文的大意和作者的意图之后,就可以根据上下文,选取与文意最贴切的选项。此时,应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对有把握的选项“一锤定音”。对没有把握的选项不妨先放一放,接着往下看,往往会出现“柳暗花明”的情况。4)再次阅读,复查答案。复查时从意义和语法两个角度考虑,着眼于全篇。特别注意的是,我们所选的是“最佳”选项而不是“正确”答案。上述三步可概括为:一步粗读寻思路,二步细读选答案,三步复读纠错误,若能沉着照此办,胸有成竹少失误。2.解题技巧1)根据上下文语境来确定最佳选项近年来的完形填空试题在选项的设置上越来越淡化语法结构,重在文意的干扰,即把具体的语言知识溶进具体的语言情景中去,考查考生通过上下文的前后提示或暗示,对整体文意进行把握的能力。这种考查方式所占的比例较大,且难度也大,若单纯从句子或个别段落来分析,或许所给的四个答案在语法和结构上都是正确的,若放在全局,则不一定正确。因此,快速浏览全文,领悟文章主旨,通过上下文的语境来选择答案是解决这类题的关键。[例1]Bobhadjustmadea“motherhoodcontract(合同)”—declaringthatfor70daysthissummerhewould1thecareoftheirfourchildrenandallthehousework.Althoughhedidn’tevenknowhowtomakecoffeewhenhesigned,hewasvery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