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解.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3.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解.pdf

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解.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9分)1.诗文名句填空。(10分)(1)千里之行,。(老子《道德经》)(2)水何澹澹,。(曹操《观沧海》)(3)正是江南好风景,。(杜甫《江南逢李龟年》)(4),险躁则不能治性。(诸葛亮《诫子书》)(5),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6)僵卧孤村不自哀,。(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7)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8)夕阳西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9)少年谭嗣同在诗歌《潼关》中强烈表现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句子是:,。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8分)①那是雨,是使人静mì、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②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③放眼盐阜大地,jǐn绣如画、辽阔壮丽。红色,浸润着每一寸土地,浸润着每一条河流,浸润着每一颗跃动的心灵。④在乡村,最美的季节当属秋天:满目的金灿灿,玉米硕大,稻谷饱满,红薯成群()处处凝聚着农民们一年里付出的心血。(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静mìjǐn绣缥缈硕大(2)第②句中划横线的“美丽”一词的词性是(2分)A.名词B.动词C.形容词D.副词1(3)第③句中划浪线的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1分)(4)第④句中括号内应使用的最合适的标点符号是(1分)A.省略号(……)B.句号(。)C.破折号(——)D.逗号(,)3.把下列句子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当今的中国青年,物质生活富足,精神生活丰富。,,,但人们克服困难应当具备的精神状态是一致的,愚公移山、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变。①但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前辈通过吃苦奋斗为青年一代赢得安逸的成长环境。②年轻人同样需要吃苦奋斗为未来赢得机遇与希望,也许不同时代的“苦”的呈现形式有所不同,吃苦已不仅限于承受肉体痛苦。③表面上看,“吃苦”在年轻一代认识世界的词典里,似乎不再占有主要位置。A.①③②B.②③①C.③①②D.①②③4.下列相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A.《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经典著作,与《大学》《中庸》《礼记》合称为“四书”。B.英国作家屠格涅夫以自己行猎漫游的所见所闻为线索,串联25篇小说形成《猎人笔记》。C.古人往往在家信中寄语子女弟侄,予以教诲与劝勉,这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一种方式。诸葛亮的《诫子书》就是其中的代表作。D.《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法家代表著作,战国末期吕不韦集合门客编写而成。5.学校七年级二班决定举行以“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7分)(1)【调查问卷帮设计】小语同学为活动开展而设计的调查问卷,当中有一道多选题还缺两个选项,请你帮助她将两个选项设计完整。(2分)题目课外阅读时,你有没有下列的阅读习惯?(可多选)选项(A)我会努力记住书中的关键人物和情节(B)我会联系自身经验来更好地理解书中内容(C)我会在书上做点儿圈点批注(D)2(E)(F)我会在不理解的时候,停下来查找资料(2)【共同研讨促阅读】活动过程中,小文同学展示了她收集到的一组数据,请你依据表格数据,从阅读类别和阅读态度两个方面给同学提出合适的阅读建议。(2分)七年级二班班阅读兴趣统计表(班级人数:48人)态度/人数/类别文学名著网络小说惊悚故事搞笑漫画非常喜欢11171533随便看看2413219不喜欢读1318126(3)【名著阅读我推荐】“读书会”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名著推荐”。你作为活动组织者,建议同学们在寒假里阅读下面的哪一部名著。请你结合阅读体验,简述推荐理由。(3分)《白洋淀纪事》《镜花缘》《所罗门王的指环》二、阅读与理解(61分)6.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6分)端居①夜雨寄北李商隐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注]①这是作者滞留异乡之作。题目“端居”,即闲居之意。②素秋:秋天的代称。(1)赏析“只有空床敌素秋”中“敌”字的妙处。(2分)(2)请分析这两首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及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点。(4分)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14分)虎求百兽刘向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①也,果诚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