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底座板第十单元纵连及后浇带浇筑技术交底书底座板第十单元纵连及后浇带浇筑技术交底书一、适应范围本交底书适用于十一工区除先导段外其它新浇筑的施工单元与已完成纵连的单元间连接的情况,根据目前天气情况,全部按纵连时底座板温度大于锁定温度进行的。二、纵连前必须完成的准备工作1、底座板混凝土强度要求要求底座板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不小于20Mn/m2。预计单元内最后一块底座板浇筑完成后7-8天时间。2、钢板连接器后浇带标示为便于区分,避免误操作,需要将临时端刺区K0、K1、J1~J4以及常规区所有BL1的标示粘贴于防护墙上,标示要醒目、牢固,能满足底座板纵连完成的需要。3、张拉工具根据先导段张拉经验,每个小组配备2把套筒扳手(外侧)、2把开口扳手(内侧)以及1把用于检验扭紧力矩的扭矩扳手。图1开口扳手图2套筒4、钢板连接器后浇带处的施工准备要求⑴包括保护层在内的凿毛达到要求。⑵所有碎屑、杂物清理干净。⑶精轧螺纹钢筋上无粘连的水泥浆块,能够保证螺母顺利的完成锁紧。⑷螺母安装齐全,已将误操作造成锁紧的螺母松开。⑸将破损严重的上层土工布更换完毕,或将破洞粘贴新的土工布保证不漏浆到土工膜中。更换土工布需按照以下方法进行:将上层土工布剪断,两侧各预留5cm搭接宽度,将已经起拱的膜从两侧各剪开90cm搭接后用胶布粘好,裁切好尺寸合适的土工布(建议用底层土工布)用土工布胶和预留的搭接区粘贴,中间起拱部分利用垫块压紧。为确保以上问题出现,必须在浇筑底座板前将钢板后浇带覆盖,避免水泥浆滴落到裸露的土工布上。⑹必须提前将滑动层已经起拱的钢板后浇带位置进行压紧,主要目标是将大拱转化为小拱,拱高不得大于15mm,方法主要有两种:①起拱较小,主要利用楔形垫块和压紧箍筋将大拱抵成若干小拱,示意图如下:②起拱较大,在两侧将上层土工布和土工膜剪开90cm,搭接后分别用胶布粘牢,中间部位仍按照第一种方法进行压紧抵消大的起拱。值得注意的是:钢板后浇带两侧多余的滑动层暂不切除,待浇筑完成后浇带后切除,这样可以防止浇注过程中滑动层中进入水泥浆。目前好多队伍都将该处裁切,补救的办法是另外粘贴一块土工布外露出底座板外或直接粘贴塑料胶布将缝隙粘牢。这样做的目的是不使水泥浆进入滑动层中。⑺将箍筋准备到后浇带位置,纵连完成后马上进行绑扎。5、齿槽后浇带⑴剪力齿槽后浇带处(BL2)的剪力钉拧紧,剪力钉个数齐全锚固板焊接牢固,焊渣敲净,整体剪力钉高度要符合不小于12.8cm,且达到底座板厚度的1/2的设计要求。⑵所有的后浇带的箍筋、加强筋绑扎完毕,凿毛达到要求并清理干净具备浇注条件。6、其它曲线段每一跨安装一组临时侧向挡块,通讯器材足够的人员等。三、纵连顺序纵连必须在20℃≤T≤30℃之间进行,初步定于上午9:00开始。第一步:在新临时端刺区,从自由端(J4)开始,按照先内侧后外侧的顺序依次将J4-J1所有锚固螺母拧紧。内侧螺母拧紧力矩为:Φ25:35NmΦ28:50Nm外侧螺母的锁紧力矩不小于450Nm;第二步:在常规区从两端K0、K1开始按照先内侧后外侧的顺序向中间对称将所有螺母拧紧。内侧螺母拧紧力矩为:Φ25:35NmΦ28:50Nm外侧螺母的锁紧力矩不小于450Nm;至此,在底座板温度大于锁定温度的情况下,新的底座板浇筑段与原浇筑段纵连完成。四、纵连作业的组织分工1、各工区设置总体协调(指挥)1名,主管技术员2名分别负责大小里程一侧质量控制,各配备对讲机1部;2、左右线同时进行张拉作业,各设置2个作业组,共4个组,每组2-3人,配备2把套筒扳手(外侧)、2把开口扳手(内侧)、1把用于检验扭紧力矩的扭矩扳手、小锤1把。注意在曲线段和某些地段螺母不一样,需准备专门的套筒及开口扳手以适应较粗的螺母。3、施工流程所有组先在新临时端刺区分组完成J4至J1螺母锁紧,然后分出一半人到常规区另一侧的K0位置,两组人对称向中间进行常规区的螺母锁紧。五、纵连后的后浇带浇筑1、浇注位置及顺序后浇带共分两次浇注:第一次在纵连当天夜间进行,浇注所有老临时端刺区及新常规区所有后浇带(含K1)以及新临时端刺J1钢板后浇带,总数约247个;第二次在纵连完成3天后浇注J1和J2之间靠近J2的两个剪力齿槽后浇带,共4处。2、施工准备①工具:模板、卡具、浇注用的三轮车、振捣棒、铁锹、滑槽、毛刷、养护液、喷壶等。②纵连完成后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箍筋绑扎及模板支立,模板支立必须使用卡具以保证运输通道畅通。③浇注前必须进行后浇带预湿,建议采用喷壶喷施,需准备若干水桶并提前备好水。3、浇注方案为加快早强,后浇带混凝土采用C40标号,同时添加膨胀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