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3、我们都是好朋友第一篇:13、我们都是好朋友13.《我们都是好朋友》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1.乐于和同学、老师交往,感受班集体的温暖和同学间的友爱,初步懂得尊重、信任、感谢同学;2.在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行为与习惯:在学校生活中养成团结同学、感谢他人、乐于向他人学习的良好行为习惯。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人际交往中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感谢他人、化解矛盾、表达意见)。过程与方法:通过在各项活动中体验和感受,尝试不同方式的感谢和解决在班级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积累经验。教学重点感受班集体的温暖及老师的关心、同学的友爱,初步懂得尊重、信任同学。教学难点尝试用不同的方式真情地表达对别人的感谢和化解同学交往过程中的矛盾,发展同学之间的友谊。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收集班上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团结友爱的故事或制作成图片影像资料;2.了解班上同学交往间的矛盾;3.制作四个“知心姐姐”信箱;4.录音磁带:歌曲《我们是好朋友》。5.团结友爱的儿歌和谚语。学生准备:1.填写“知心卡”2.制作感谢卡的工具(剪刀、卡纸、彩笔等)3.情境表演:我们之间的“小疙瘩”(两名学生结合实际表演P56的内容)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54-P55页内容,话题为“不让一个伙伴掉队”。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56-P57页内容,话题为“解开‘小疙瘩’”。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一看看图画里的故事1.导入同学们,蓝天是白云的家,树木是小鸟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生齐说)班级是我们的家。在这个大家庭中,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无比的快乐与幸福。2.欣赏(1)出示书中图片,想一想图片里发生什么故事?(2)交流汇报(小组——全班)3.过渡同学们通过丰富的联想读懂了图画里同学之间团结友爱的故事,实际上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也有不少同学间互助友爱的故事。活动二说说班里的故事1.展示“知心卡”请同学们把课前准备的“知心卡”拿出来,把你和同学、老师之间团结互助的故事向同桌讲一讲或者演一演。2.回放生活(1)同桌间拿着“知心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画画、歌曲、表演、讲故事)回放生活(教师巡视辅导)。(2)学生代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全班交流(也可以邀请帮助过自己的同学和自己一起演一演)。[板书:你帮我我帮你你我来帮他]3.补充放映课件放映教师课前收集制作的学生生活中团结互助友爱的图片和镜头。(1)当同学有了进步的时候„„(2)当同学遇到困难的时候„„(3)当同学在游戏中摔倒的时候„„(4)当同学的作业不认真完成的时候„„(5)当我们班获得奖状的时候„„4.谈谈感受:看了同学们的表现,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小结:同学们,生活中你们用一句短短的问候、一次热情的鼓励、一次耐心的讲解、一次主动的帮助,大家不知不觉成为了好朋友。[板书:13我们都是好朋友]活动三玩玩快乐的游戏1.过渡:为祝贺同学们今天出色的表现,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掌声不断”。2.游戏:掌声不断(老师先一个人鼓掌,然后老师和第一个同学鼓掌,再老师、第一个同学、第二个同学鼓掌,依次加入同学,但前面的人仍不停地鼓掌,最后全班一起鼓掌,掌声不断。)3.从游戏中你发现了什么?(教师结合学生的发现相机板书)[板书:不让一个伙伴掉队]4.小结:同学们很会发现,的确有了我们每个人的加入,这掌声才连续不断,而且是一浪高过一浪,这就是团结的力量。活动四表表我的感谢1.过渡: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老师、同学给予了我们不少的帮助,你今天最想感谢谁?请同学们看看课本P55页的小伙伴是怎么做的?2.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小组交流。3.实践体验:制作并赠送感谢卡(儿歌《我们是好朋友》音乐伴奏)(注意:教师可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感谢,如画一画、写一写、唱一唱、跳一跳、说一说)。小结:同学们不仅能主动帮助别人,还会真诚感谢帮助过自己的人,老师相信我们这个班集体会更加优秀。活动五演演《团结友爱歌》1.出示童谣《团结友爱歌》2.学生自由表演诵3.全班表演诵4.教师总结:班集体是我们的家,学校也是我们的家,社区、祖国是我们更大的家,让我们团结友爱歌传得更广。活动拓展引导学生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有关团结友爱的名言谚语,还可根据内容做做有趣的实验来验证一下。板书设计第二课时活动一他们的“小疙瘩”1.谈话导入:我们班是一个团结友爱的集体,但在学习生活中,同学之间有时会产生小小的矛盾,让大家心里有了“小疙瘩”[板书:“小疙瘩”],最后弄得大家不开心。请看这两个同学的表演。2.情境表演:我们之间的“小疙瘩”3.过渡引入:这是他们之间的“小疙瘩”,我们呆会一起帮他们解开,你心中的“小疙瘩”是什么呢?想大家帮你解开吗?来,请把你的烦恼写在“知心卡”上。活动二我的“小疙瘩”1.学生在“知心卡”上填写“我的‘小疙瘩’”2.分发小组“知心姐姐”信箱,学生将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