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仪表及装置实验指导书1.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3M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过程控制仪表及装置实验指导书1.doc

过程控制仪表及装置实验指导书1.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过程控制仪表及装置实验指导书编写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康珏学院年级专业学号姓名成绩2000年7月目录TOC\o"1-3"\h\z\uHYPERLINK\l"_Toc292869865"实验一膜盒式差压变送器的校验PAGEREF_Toc292869865\h1HYPERLINK\l"_Toc292869866"实验二电容式差压变送器的校验PAGEREF_Toc292869866\h4HYPERLINK\l"_Toc292869867"实验三热电偶温度变送器的校验PAGEREF_Toc292869867\h7HYPERLINK\l"_Toc292869868"实验四热电阻温度变送器的校验PAGEREF_Toc292869868\h10HYPERLINK\l"_Toc292869869"实验五模拟调节器开环校验PAGEREF_Toc292869869\h13HYPERLINK\l"_Toc292869870"实验六SLPC可编程调节器的编程设计与操作PAGEREF_Toc292869870\h18HYPERLINK\l"_Toc292869871"实验七SLPC可编程调节器PID控制参数整定PAGEREF_Toc292869871\h22HYPERLINK\l"_Toc292869872"实验八执行器的调校PAGEREF_Toc292869872\h25实验二电容式差压变送器的校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并熟悉电容式差压变送器整体结构及各种部件的作用。2.掌握电容式差压变送器的工作原理。3.掌握电容式差压变送器的起点及终点调整、精度校验、迁移的调整方法。二、实验项目1.掌握气动定值器、标准电流表、标准压力表、标准电阻箱的使用方法。2.了解电容式差压变送器整体结构,熟悉各调节螺钉的位置和用途。3.按照实验步骤进行仪表的起点、终点调整,进行精度、迁移校验。三、实验设备与仪器1.电容式差压变送器1台2.标准电阻箱1个3.气动定值器1个4.标准电流表1台5.标准压力表1个6.大、小螺丝刀各1把7.连接导线、气压导管若干四、实验原理实验接线如图2-1所示。图2-1电容式差压变送器校验接线图电容式差压变送器是由测量和转换两部分串联而构成。当被测差压△P作用在金属膜片上,使膜片产生微小位移△S,从而引起差动电容的电容量发生变化,通过测量电路和放大输出电路将电容量的变化转化为标准电流信号输出。输入差压△Pi与输出Io的关系如下:(1)当仪表结构一定时,Io与△Pi成线性。(2)△Pi=0时,Io=4mA,否则可改变α大小(调整调零电位器W2)。(3)△Pi=△Pmax时,Io=20mA否则可改变K4大小(调整量程电位器W3)。正、负迁移通过外接电阻进行,采用插件的形式将外接电阻接入相应位置。五、注意事项1.接线完成后需经过检查才能通电。2.加入差压信号前注意变送器的量程,不许超出允许范围。3.使用螺丝刀时,用力要均匀,防止损害元件。4.标准电流表应水平放置,读数时注意刻度、指针、视线应在同一水平线上。六、实验说明及操作步骤1.由实验指导人员讲解本实验的基本要求、操作和注意事项。2.实验开始(1)按图接线,经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2)起点调整:当变送器输入差压为零时,调整零点螺钉,标有“Z”的位置,使输出电流Io为4mA。(3)终点调整:输入变送器终点对应的差压信号,调整量程螺钉,标有“R”的位置,使输出电流Io为20mA。(4)反复进行2、3项调整,直至起点和终点均满足精度要求为止。(5)精度校验:将整个差压范围分为四等分,按0%、25%、50%、75%、100﹪逐点输入相应的差压值,信号输入时要注意上行程和下行程,不能搞错。此时,分别记录下变送器相应的输出电流大小,然后计算各误差。基本误差和变差的计算公式如下:(6)在调好变送器的起点和终点之后,进行零点迁移。根据正迁移或负迁移,将插件Sw1插在相应的位置上。(正迁移插到Sz侧,负迁移插到E2侧)。然后给变送器加输入信号,输入信号的大小可自行选定,但不能超过变送器的允许数值。调整零点螺钉“Z”使变送器输出电流为4mA。最后检查起点和终点,看看经过迁移后变送器的量程和零点有什么变化。必要时可进行微调。3.数据处理及实验结果输入差压(MPa)标准输出电流(mA)上行输出电流(mA)上行程误差(mA)下行输出电流(mA)下行程误差(mA)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