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在科学课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谈如何在科学课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doc

谈如何在科学课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谈如何在科学课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刘爱玲【摘要】:《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是科学课的一项重要任务。低段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处于向抽象逻辑思维交错发展时期。在这个思维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科学课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喜欢科学课,更喜欢开展科学实验,可是在热闹的活动结束后,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并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那么,如何充分利用科学课这个平台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呢?【关键词】:小学生HYPERLINK"http://www.cnki.com.cn/Article/%09%09%09%09%09%09%09%09%09%09http:/wiki.cnki.com.cn/hotword/hotwordSearch.ashx?q=%E7%A7%91%E5%AD%A6%E8%AF%BE"\t"_blank"科学课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HYPERLINK"http://www.cnki.com.cn/Article/%09%09%09%09%09%09%09%09%09%09http:/wiki.cnki.com.cn/hotword/hotwordSearch.ashx?q=%E7%A7%91%E5%AD%A6%E6%80%9D%E7%BB%B4%E8%83%BD%E5%8A%9B"\t"_blank"思维能力HYPERLINK"http://www.cnki.com.cn/Article/%09%09%09%09%09%09%09%09%09%09http:/wiki.cnki.com.cn/hotword/hotwordSearch.ashx?q=%E7%A7%91%E5%AD%A6%E6%8E%A2%E7%A9%B6"\t"_blank"科学探究【正文】:《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社会责任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科学课就是一门发展学生思维的学科。《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要鼓励儿童通过动手动脑“学”科学”。在科学课上,充分利用观察汇报、实验探究等环节,引导学生边动手边动脑,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定能使学生在思维的深刻性、严密性、批判性等方面有较大的发展,这才是科学课存在的意义所在。“动手—动脑”(hands-onandminds-on)是美国及许多西方国家小学科学教育的基本教学思想,它是认知理论在科学教学中的体现。美国的布莱笛曼在一个由全美科学基金会赞助的大型研究项目中,通过近15年对全美近1000个小学课堂及13000名学生长期的考察,得出以下结论:“如果应用实验性科学教学方法,教师可期望学生在科学过程技能及创造力方面有实质性的提高;在感知觉、逻辑推理、科学知识和数学知识方面有中等程度的进步”《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也指出“探究”不但要有科学的过程,还要求学生在进行科学论证和批判性思维时能将过程和科学知识相结合。科学探究活动是科学课的基础,但活动只是科学探究的外在形式,而其中内隐着的科学思维才是它的灵魂。没有思维的探究是没有意义的。一、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指出,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是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的程度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想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低年级小学生所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体的,可以直接感知;中、高年纪的小学生才逐步学会区分概念中本质的东西和非本质的东西,主要和次要的东西,学会掌握初步的科学定义,同时离不开直接经验和感性知识。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小学生逐步具备了人类思维的整体结构。在思维结构发展中,抽象思维要经历初步逻辑思维、经验型逻辑思维阶段、理论型思维(包括辨证思维)阶段三个阶段。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阶段是学生发展能力和训练思维的关键时期。如何发挥科学课的优势,让学生在这个既可以“动嘴”又可以“动手”的课堂上充分地“动动脑”,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巧妙设疑,激发求知欲。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与生倶来,巧妙设疑,激发求知欲,做到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和创新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巧妙地利用教材内容,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和掌握知识,熟练技能技巧,同时让学生的智力,情绪得到同步发展。例如:我在上《磁铁有磁性》一课时,先表演了一个“魔术”——神奇的手帕。向学生展示这块神奇的手帕,然后手帕裹在手上,然后手掌平直,手帕将桌上的铁盒盖“拿”了起来。其实奥秘就在于手指内侧有一颗环形磁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