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doc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A卷一、积累与运用(37分)1、下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栖(xī)息B.厄(è)运嫌恶(wù)滑稽(jī))分)(2头晕目眩(xuàn)忍俊不禁(jìn)更胜一筹(chóu)苦心孤诣(yì))(3分)C.湛(zhàn)蓝D.伫(zhù)立静谧(bì)御聘(pìn)2.下列书写有错别字的—项是(A.海枯石烂B.黯然缥缈C.骇人听闻D.踉踉跄跄千姿百态苦心孤诣诲人不倦塞翁失马惊慌失措历历在目恍然大悟水波粼粼随声附和莽莽榛榛爱慕虑荣更胜一畴)(3分)3.下面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D.遥遥在望:指远处的东西在视线以内,可以望见。C.预兆:事前显露出来的迹象。D.造物主:人们都认为上帝创造万物,因此称上帝为“造物主”。4.找出下列句子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3分)A.对于老师提出的几条建议,大家都随声附和。B.他们兄妹的感情好的不得了,简直是形影不离。C.妈妈对生病的奶奶照顾得很周到,简直是爱护备至D.他平时刻苦努力,这次取得好成绩是自以为是的事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分)(3A、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每个大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出色的艺术家。B、语言通顺是衡量一篇作文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C、人们越是精确的把握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就能认清物质的本质,从而达到认识大自然,使之为人类服务。D、为了避免再犯错误,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6.下列说法错误的—项是()(3分)A.寓言,文学体裁中的一种,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育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大多简短,具有故事情节。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无生物。B.《郭沫若诗两首》为我们描画了令人神往的天上仙境,表达了作者面对现实的黑暗,希望到天上寻找美好社会的愿望。C.《女娲烊恕分皇且桓錾窕肮适拢侨嗣敲挥姓莆湛蒲е肚岸匀耸窃跹牡囊恢纸馐汀?D.《旨孩子和他的影子》一文,字里行间流淌着爱的清泉,使我们深受感动。7.下列语句与原文不完全一致的一项是()(3分)A.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B.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秋天游戏在鱼船上。C.有一言,可以终身行者乎?D.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8.指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5分)①地球的直径只是月球直径的3.7倍。()()1②月球若不是地球的妻子,那便是地球的姐妹,或者是地球的女儿。()③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④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9.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2分)(1)子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2分))(2)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五湾《次北固山下》(2分))(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2分))(4)抒发思乡之情是我国古代诗词曲中的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其中有许多名句,请你任意写出两句:“,。”(2分)(5)请默写杜牧的《泊秦淮》(4分)。,。,。二、阅读与探究(38分)(一)(8分)桃树、杏数、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10、请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出文中春花和春雨的特点:分)(2春花:春雨:11、写出上面两段中你最喜欢的一句,并说说理由。分)(212、这两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2分)13、文章第二段中,哪一个词语能说明在下雨的同时,还有微风在吹拂着?(2分)(二)(10分)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处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景的(),讲究近景远)。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