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老人儿童伤害的发生及预防学习PPT教案.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X 页数:43 大小:19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社区老人儿童伤害的发生及预防学习PPT教案.pptx

社区老人儿童伤害的发生及预防学习PPT教案.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社区老人儿童伤害的发生及预防怎样更好地实现“人人享有健康”的目标?关注传染病——20世纪50年代初管理慢性病——20世纪80年代末预防伤害的“安全健康管理”——本世纪关注传染病和管理慢性病提高寿命预防伤害的“安全健康管理”提高生存质量案例1:案例2:何谓意外伤害?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的危险机会有:一生风险知多少——意外死亡死于火灾:危险概率是1/5000溺水而死:危险概率是1/5000被刺伤而死:危险概率是1/60000死于手术并发症:危险概率是1/80000因中毒而死(不包括自杀):危险概率是1/86000骑自行车时死于车祸:危险概率是1/86000吃东西时噎死:危险概率是1/160000死于飞机失事:危险概率是1/250000被空中坠落的物体砸死:危险概率是1/290000触电而死:危险概率是1/350000死于浴缸中:危险概率是1/1000000坠落床下而死:危险概率是1/2000000被动物咬死:危险概率是1/2000000被龙卷风刮走摔死:危险概率是1/3000000不同的人群的伤害特点男女两性在遭遇危险方面的差异社区老人儿童伤害发生情况比较表社区儿童伤害情况调查表社区儿童伤害类型情况(%)表社区老人伤害情况调查表社区老人伤害类型情况(%)表社区儿童受伤部位(%)表社区老人受伤部位(%)5、不同年龄伤害发生的常见原因出生到6个月——窒息6个月到3岁——坠落伤、气管异物、烫伤3岁到6岁——外伤、误服6岁以后——交通事故、溺水60岁——运动扭伤、烫伤、刀割伤70岁——碰撞伤、坠落伤80岁——骨折老人儿童伤害发生的预防对策针对不同年龄的儿童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宝宝翻身时期宝宝3个月大开始学翻身,此时特别注意坠落伤。当宝宝成长到差不多会翻身时,家长可事先在地板上铺些软垫或厚地毯,或在床边加装床栏,或放低婴儿床床垫的高度等,为宝宝布置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值得一提的是,宝宝经常活动的空间高度最好不要超过2尺。因为从2尺以上高度摔下来的宝宝,头部骨折的比例较高。宝宝会爬时期(一)误食:地板、床、地毯等地方保持干净,不要在宝宝的活动空间内随意置放容易被吞食的小东西,如钱币、小扣子等。选择安全玩具,以免玩具配件脱落,如娃娃的眼睛、鼻子,汽车的小轮子等。烫伤:常见的情况是:会爬的宝宝爬到橱柜或餐桌旁拉扯桌巾,导致被热水壶中的热水或热汤、热菜给烫伤。预防建议:别让宝宝有机会进入厨房玩耍。不要将热菜、热汤放在宝宝可以触摸的地方。不要将盛有热食品的餐具放在桌布上。电锅、电热器、电熨斗等用完后应立即拔掉插头。不要把宝宝单独留在房子里。宝宝会爬时期(二)玩插座电伤:家中的电源插座位置低,宝宝刚好伸手可及,很容易发生宝宝拿东西插入插座而触电的情况。预防建议:按装插座防护器,防止宝宝有机会玩插座。爬出窗外:家中的落地窗没关,加上阳台并不密闭,会导致宝宝爬出窗外后,从阳台翻落。或是床在窗边,使宝宝有机会爬出窗外。预防建议:不让宝宝有独处的机会,随时关好家中的落地窗,床的位置不紧靠在窗户旁。宝宝会走时期摔倒、跌伤:宝宝学步时不慎跌倒擦伤或撞到家具,或宝宝在攀爬时,不慎由高处摔下。预防建议:让宝宝穿上防滑的鞋袜,在地板上安置软垫或地毯,减轻宝宝不慎摔、跌时的伤害。在家具的锐角上加装海绵或防护垫,防止宝宝撞伤。中毒:宝宝误食药物或清洁剂而中毒。预防建议:药物或清洁剂应摆于高处,不随意在桌上放置药剂。1-6岁学龄前期(一)烫伤: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1~3岁所占比率最高。该年龄组小儿对周围事物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动脚,对热物烫伤的危险缺乏经验,因此易发生烧烫伤。新生儿及小婴儿多因热水袋及洗澡不慎引起;幼儿多是不慎跌入或撞翻盛放热物的器皿引发的,多见于外地来京人员及居住条件较差的家庭。主要是由于饮食和住宿同处一室,孩子没有理想的活动空间,家长又没有足够的防范意识。预防策略:如开水、热水瓶放在小儿碰不着的地方;炉火要加围栏;洗澡时要先放冷水再加热水;教孩子用杯子喝水,而不直接从茶壶中喝水,以免热茶(开)水烫伤婴幼儿口腔及咽喉。1-6岁学龄前期(二)气管异物:大多发生于3岁以下,而以1~2岁为最多。其主要原因是:此年龄组小儿磨牙尚未萌出,咀嚼功能不完善,喉的保护机能欠健全,干硬食物不易被嚼碎,因而易呛入气管;另一个原因是小儿喜将物品置入口中尝试,当受惊吓、欢笑或哭闹时发生误吸。异物的种类繁多,但以植物性异物占多数,如花生米、瓜子、豆等。另外还有其他物品,如笔帽、玩具零件等。预防策略:当小儿进食时,家长或看护人应在场,保持进食安静,勿使小儿嬉笑哭闹;不要躺着进食;应教育较大的儿童不要将异物置入口中,以避免一时疏忽造成误吸。1-6岁学龄前期(三)交通事故:高发年龄段为4~8岁。预防策略:学龄前儿童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