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管理层的股权激励下的盈余管理问题以光明乳业为例.doc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上市公司管理层的股权激励下的盈余管理问题以光明乳业为例.docx

上市公司管理层的股权激励下的盈余管理问题以光明乳业为例.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三章案例公司光明乳业的现状及管理层盈余管理倾向构成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元素非常丰富,集合了国内外投资还有民间资本的股份,但其决定权掌握在国家手里,光明乳业的股份制形式是在2000年的11月17日才产生的,其促成因素是国内的上实食品控股、上海牛奶(集团)、东方希望集团、上海国有资产经营等公司以及国外的大众交通(集团)、“达能亚洲”等公司进行的变更。公司经营活动的主体是研发新的牛奶产品,之后以光明的品牌进行生产包装,推向市场。2002年对光明乳业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是它获得600597的代码,成功跻身A股一员的日子。随后的一年,光明乳业继续改头换面,获得了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新名字。2002年8月14日民币,发行范围涵盖了所有市场参与者。这次发行确立了光明乳业的股权结构,出资人以76.96%的比例,501,182,850的股数稳居统治地位,其余的份额均为流通股。之后随着时间和经营环境的改变,光明乳业的股权结构发生多次改变,在2009年年底上海牛奶(集团)公司凭借367,498,967股的总量入主股东团体。光明乳业良好的公司结构和在市场中出色的表现成为其获取国资委准许进行股权激励试点的最佳助力,随着2010年1月的激励计划被公告,激励机制开始在光明乳业中运行,使其实现了上海市上市国企股权激励零的突破。不久之后,控制权又更迭到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手中,控股数为314,404,338股,达到了股份总数的30.18%。光明乳业的激励选择了限制性股票,授予对象设置广泛,从高管到业务骨干一应俱全,同时也照顾到了为公司带来良好价值的基层员工,在激励股票的分配上,由104名中高层管理人员及推动公司经营成果的销售精英和技术骨干等占有815.69万份,另外由所创造的价值被董事会评测认可的普通员工分享60万份,激励的总数为875.69万股,未超过股本总额10%的限制。激励股票的性质是普通股,具有激励对象这个固定的指向性,同时计划中列示,公司替激励对象承担的股价为10.10元/股,而需要自己购买的价格部分为4.7元/股,计划价格是根据公告发布前20个交易日中股票交易总额与对应交易总量比值的一半确定的。光明乳业股权激励计划分为两个时期,禁售期和解锁期,禁售期是从授予日起两年的时间,解锁期是禁售期之后的三年。相应的业绩条件为,2010年9月27日的授予需要满足2009年度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4.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占净利润的比重不低于75%的经营条件,并且这两项数值都要比2009年之前连续三年的公司和行业平均水平高。再看解锁条件,第一个解锁期规定了2010年和2011年的经营润水平,以及净资产收益率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占净利润的比重的底限分别为8%和85%,第二个解锁期和第三个解锁期中对净资产收益率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和158.42亿的最低限额,同时净利润分别提升至2.73亿和3.17亿的水平。股权激励作为牵引授权人与被授权人的收缩线,其目的在于减弱偏差,将两者的利益方向调节一致,这是一种具象化的约定,当管理层的利益方向逐渐接近股东,并且达到规定的条件时,管理层就可以将奖励的收益纳入囊中。因为激励的超额回报是受业绩和计划本身的多种因素影响的,因此,为了使自身的回报达到最优,光靠正常的经营十分困难,这时经营者就可以利用手中的信息资源优势,并操纵公司的财务数据,伪造一个理想的经营水平,依靠这些盈余管理的手段,那些本来遥不可及的业绩制约也可以变成现实,从而满足管理层最佳所得的需求。通过对计划本身的条款进行观察,寻找相应的特性,对于发现管理层实施盈余操纵的可能性和程度的高低有很大的帮助。分析如下:第四章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下的盈余管理案例分析——以光明乳业为例根据对股权激励及盈余管理相关理论基础的总结,盈余管理的重要特征包括:管理层的控制行为导致盈余操纵,使股权激励的业绩约束条件变的宽松。接下来本文将对光明乳业管理层盈余管理的手段进行分析。盈余管理行为是有着不同方面的,大体上包括对应计项目的操作和真实活动的控制两方面。对应计项目的操作通常不违反会计的规范和准则,只是对报表数据的把控,因此不会改变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流量数值,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频率较高,也较容易被察觉。但对真实活动的控制就没那么明显了,因为这涉及到了企业真正的投资经营决策,说的更明确一些,就是对企业的科研项目的投入、商品的生产和买卖、工程的投资亦或是机器厂房等的处置进行有意图的操控,以此提高或降低盈余的水平,取得激励的最高回报。对真实活动的操控往往是很隐蔽的,因为它是真实发生的,使每个报表的数据都对应的发生改变,现金流量也不例外。而它的危害也是更为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