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长应该如何运营社区.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站长应该如何运营社区.doc

站长应该如何运营社区.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知乎是否已经变成了论坛?”,“知乎和百度知道有什么区别?”,“知乎与李毅吧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在定位为“高端社交问答社区”的zhihu.com出现这样的新手提问,总会让那些资深用户有一种受到冒犯的感觉,而他们的回答往往也带着一丝不屑和鄙视:“这样的问题再多一些,两者就真的没区别了。”实际上,两者至少有一个明显的区别,那就是在知乎指南中说明的:“知乎有些地方很像维基百科(Wikipedia),是社区成员可以共同编辑的。比如:问题、话题、问题的补充说明、话题描述等等,每个社区成员都可以将它们修改的更准确、合适,为社区做贡献。”。也就是说,用户提出的问题可以被其他用户进行修改。而这个特性最近却产生了巨大的争议。某新用户提出一个问题:“男朋友即将来北京,目前预估我们有99%的几率会同居,我该做好哪些准备?”,本意是男朋友从外地过来,同居需要做好哪些生活上的准备,却被其他用户修改为“和男朋友同居我该做好哪些准备?”,导致大量回答被迅速导向为性生活指南,比如“防拍防盗备好套!”、“带套多买点卫生纸享受高潮吧”,甚至还有更过分的:“谁愿意娶一个被持续被别人操了数年的姑娘?”。提问者把问题改回后又被其他用户多次修改,最后提问者难以忍受,提出了最后一个问题退出了:“知乎现在越来越没意思了,那些人随意更改别人的问题,真的很让人失望。退出了,再也不用知乎了,不知道有没有同样愤怒的人?”。该问题得到大量资深用户们一致的回答:“走好不送。”,而且该问题很快又被其他用户修改为:“你怎样看知乎的公共编辑功能?”,“用户是否有权利修改他人的问题?”,再次偏离了原先问题的本意。随后某“恶意用户”的抗议行动使事件继续升级,他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式直接在这个问题的补充说明中写道:“。。。一个问题大家改来改去,只要自认为比提问的人改的高明就可以来露一小手,比如俺加的这条。这合适嘛?。。。”,随后不少用户卷入了修改和争论,有的资深用户反弹式地提出:“知乎是否应当拒绝低端用户?”。最后该“恶意用户”在随后的争论中遭多人举报,被管理员冻结账号,事件不了了之。知乎是国外的社交问答社区Quora.com在国内的山寨版,从功能设置和用户界面风格都如出一辙。虽然Quora.com的运营也有一些问题,但却没有出现影响如此之大的争议。而规模更大、运营更成功的stackoverflow.com则更令人羡慕,用户可以很容易在海量的问答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问题也都可以被其他用户编辑,但不论是新老用户都能和睦相处。再说维基百科,作为用户自由编辑内容的鼻祖之一,其整体运营的成功更是没有争议的。那么,同样的功能,为什么会带来不同的结果呢?实际上,这些成熟的网络系统的运维只是针对平台本身的,基本不介入用户创造内容的过程。也就是说,运维只是负责搭建舞台,而不去干预表演,内容的产生和维护是由用户自发完成的。这就需要后台足够聪明,能够识别不同用户的行为,并给予不同的优先级。比如stackoverflow给每个用户设定了一个reputation值,reputation高的用户可以获得更高的权限,而reputation值是根据其问答由所有用户的投票产生的,比起运维人员直接介入,是一个相对公正的结果。类似的例子还有最近国外旅游网站Orbitz通过数据挖掘发现按用户终端分类(Mac/PC)的不同消费习惯来相应推荐不同档次的宾馆(link),还有Amazon.com对用户购买行为的分析并归类为各种特征,虽然在隐私保护方面广受诟病,但使Amazon有能力做到“比你自己还了解你”,这都体现了这些网络平台利用数据的能力。实际上,后台设计的优劣对于用户体验的影响虽然是间接的,但却是决定性的,而国内很多互联网创业者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把对于用户体验的关注都集中在调界面上,这是舍本逐末的行为www.sksjg.com。如果再发散一下,联系到最近新浪微博通过收费会员制来增加收入的尝试,而没有象像承诺永久免费的Facebook那样根据用户特点实现个性化、精准投放的个性化广告来获得收入,这一定程度上也暴露了其后台核心能力不足的问题。在互联网行业里可以看到一个普遍的现象:国内网站只会山寨硅谷同行的UI,而始终无法获得真正的核心能力--后台数据挖掘、分析以及由此而来的充分发掘用户贡献的数据的商业价值的能力,知乎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而已。由于javascript、CSS的开放性,UI是很容易抄的,但是,如果一个社区网络系统不能随着用户贡献的内容越来越多而变得更聪明,它还能有可持续的发展吗?就是从直接的用户体验上来看,在一些传统BBS向社交网络迁移的趋势下(例如水木社区新增了@提示和回复提醒功能等),知乎与传统BBS论坛的区别正在减少,至少从普通用户的体验上来说确实如此。如果说知乎上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