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数学教案多篇[概述]小学数学教案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范文模板篇一教学设想1、在实际情境中,给定一个方向,学生能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方向。2、通过亲身经历、体验,获得真正的感受,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定向观念。活动准备收集判断东西南北的资料教学过程:一、收集资料1、课前收集有关判断方向的资料。2、展示、交流收集材料。二、活动一:在操场上1、组织全班学生到操场上辨认方向。2、谁能辨认东、西、南、北?你是怎么辨认的?3、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方向板,标上东、西、南、北。4、看一看、说一说:东、西、南、北各有什么?在记录纸上把它们记下来,并标明4个方向。活动二:在教室里1、展示记录纸。2、互相看看有什么不同?3、在教室里辨认东、西、南、北,说一说各有什么?活动三:你说我做(给定一个方向,朝其余三个方向走)1、同桌2人合作,互换角色。2、指名上台表演。活动四:指挥交通1、模拟表演:请一名同学当黑猫警长,12名同学扮演带卡片的小动物。2、宣布活动规则:得数大于10的朝北走,其余的朝南走。3、评一评:谁是遵守交通规则的小动物。4、渗透有关交通安全的教育。谈一谈:这节课的感受或收获。小学数学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2、能结合已有的经验对一些可能性的事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语言做出判断性的表述,并能简单说明理由。3、培养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的能力。教学重点:1、能对一些事情的可能性做出正确判断,并恰当的表达出来。2、培养学生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表达自己思考过程的能力。教学过程:一、转硬币1、印有一元的这面是正面,印有国徽的这面是反面。(转硬币)猜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2、先猜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再转硬币。总结:也就是说在硬币转动之前,我们只能猜测,转动之后可能是正面朝上,也可能是反面朝上。这就是一种可能性。(板书:可能性)二、摸棋1、把红棋全部放入一个盒中。请问在这个盒子中会摸出什么颜色的棋?2、那如果再请同学摸会是什么颜色的?3、把三种颜色的棋放到盒中,这次还一定会摸出红棋吗?猜在这个盒子中会摸出什么颜色的棋?学生实际摸摸看。4、总结:在这个盒子中装有三种颜色的棋。摸的时候,可能摸出一个红棋,可能摸出一个黄棋,也可能摸出一个绿棋。我们只能用可能描述这件事情。5、请问在这个盒子中摸到紫棋吗?(因为没有紫色的棋,所以不可能摸到紫色的棋)。6、小精灵带来三个杯子。提出三个问题。三、书上例2。要求:如果认为某件事情是一定会发生的,就在方框里画勾,可能发生的就在方框里画圆圈,认为不可能发生的就在方框里画叉。四、巩固练习。书后练习题,小卷,游戏。教学反思: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把抽象问题具体化,将复杂问题简明化,将“可能性”这种深奥的教学内容设计成符合低年级学生思维特点的数学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让学生从被动听讲变为主动探索,并通过参与具有教育价值的数学活动,初步领会到深奥的“可能性”问题的意义。小学数学教案篇三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体会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和按相同的比扩大或缩小的实际意义。2.通过图形的放缩,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图形的相似。教学重点:图形的缩小与放大。教学难点:图形放缩的原理。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谈话引入:小红一家外出旅游,照了许多照片,小红把几张照片放大后,挂在家里,把几张照片缩小后,放在夹子里。你知道相片放大缩小的原理吗:2.板书课题:图形的放缩。二、探索新知1.教学例题(1)出示例题。①认真观察图形。②说一说:谁画得像?③你是怎么想的?说出你的思维过程。④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看法:笑笑和淘气画得最象。(2)讨论:师:你知道他们是怎样画的?①学生独立思考,探究他们的画法。②教师巡视课堂,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引导他们观察图形的长与宽的长度变化情况③同学之间交流、讨论。④反馈讨论结果。(3)小结。①由学生说说有什么体会。②教师小结:只有长与宽都按相同的比来画,画得才象。3.完成课本画一画。三、探索活动活动(1)1.说一说点A(2,0)中,2和0分别表示什么?(1)学生尝试说说自己的理解。(2)教师明确说明,2表示列,0表示行。2.分别说说B(4,0),C(6,2),D(6,6)各数对中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3.把表示点E、F、G、H、I、J的数对填入相应的空格。活动(2)(1)X表示什么?Y表示什么?(2)2X表示什么?2Y表示什么?活动(3)1.学生独立描点。2.展示学生的作品。3.观察比较,说说哪只猫长得象乐乐。4.你知道为什么?四、课堂小结说一说把图形放大或缩小的关键是什么。小学数学教案篇四从前、后、左、右等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指出各个位置看到的物体形状。认识物体的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