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多篇.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多篇.docx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多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多篇【摘要】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2、会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3、发展空间观念,初步体会到数形结合的思想。4、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确定位置的全过程,从而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法】情境教学法,创设找图书管理员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感知确定位置的方法。【学法】积极参与法,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理解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并积极参与动手操作活动,提高看图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生谈话。学校让我们班推荐一位同学到学校图书室做图书管理员,老师已经选好了,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位同学是谁吗?这位同学在班级中的位置是第三组的。你们知道这位同学是谁吗?他可能是哪几位同学?如果要找到这位同学,还要知道什么条件?这位同学的座位是在第3排,大家知道这位同学是谁吗?2、导入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确定位置的方法。板书课题:用数对确定位置【设计意图:通过谈话中引入数学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学习新知奠定了基础。】二、探索新知1、教学例1。(1)出示例题1教学图。让学生观察图,说说张亮同学坐在第几列?第几行。(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2)张亮同学坐在第2列,第3行。用数对来表示(2,3)。(3)让学生用数对表示王艳和赵强的位置。王艳(3,4)赵强(4,3)(4)小结。确定一个同学在教室的位置,要考虑两个要素:第几列和第几行。【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第几列第几行的判断方法,经历应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解决问题的过程】2、完成的“做一做”。课件出示电影院和电影票的图片。出示题目:举出生活中确定位置的例子,并说一说确定位置的方法。(电影院用电影票来确定位置,电影票一般都写着“几排几号”,“排”表示行,“号”表示列。比如“3排7号”用数对表示是(7,3)。【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情景出发,选择学生感举的事物,提出相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教学例2。(1)认识方格图。出示动物园示意图。指导学生观察图。这幅动物园示意图与以前见过的示意图有以下几点不同:一是动物园的各场馆都画成一个点,只反映各场馆的位置,不反映其他内容;二是表示各场馆位置的那些点都分散在方格纸竖线和横线的交点上;三是方格纸的竖线从左到右依次标注了0,1,2,…,6;横线从下往上依次标注了0,1,2,…,6,其中的“0”既是列的起始,也是行的起始。(2)用数对表示图中各场馆的位置。提问1:我用了数对(3,0)来表示大门的位置,你们知道我是怎样想的吗?【大门在示意图中处于“竖线3,横线0”的位置上,所以可以用数对(3,0)来表示】你们能用数对表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吗?【熊猫馆(3,5)大象馆(1,4)猴山(2,2)海洋馆(6,4)】(3)根据数对标位置在图上标出下面场馆的位置:飞禽馆(1,1)、猩猩馆(0,3)、狮虎山(4,3)。【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事例认识和理解位置与坐标中数值的对应关系,让学生不但会用数对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位置,还会描述坐标图上的物体的位置。】三、巩固运用1、小游戏:看谁反应最快。老师说出一组数对,相应的同学要在3秒内起立。2、做一做。(课件出示)【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四、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如何用数对来确定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时,数对中的前一个数表示第几列,后一个数是表示第几行。五、板书设计用数对确定位置竖排叫做列从左往右横排叫做行从前到后张亮坐在第2列第3行(2,3)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经历认识圆柱展开图和探索表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2、认识圆柱展开图,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建立展开图与圆柱侧面、底面的联系,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圆柱体表面积公式的推导。教学难点运用表面积公式计算实际图形的表面积。教具准备圆柱表面展开示意图。教学过程一、读题导入1、齐读课题。师:看到这个课题,你们想到了哪些与之相关的知识。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圆柱的底面和侧面。2、复习相关知识(1)什么是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它们是怎么计算的?二、探索新知1、课件出示圆柱,揭示圆柱的表面积公式师:根据刚才的讨论,你能说说应该要求出圆住的表面积,必须哪些条件吗?并说说理由。生:因为圆柱的表面有一个侧面和两个底面。所以用一个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2、教学圆柱的表面积(1)师:(课件出示上堂课中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上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