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健康与家庭教育学习PPT教案.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X 页数:52 大小: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身心健康与家庭教育学习PPT教案.pptx

身心健康与家庭教育学习PPT教案.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三章身心健康与家庭教育一、健康的定义身体健康(躯体无病、发育正常)1、健康心理健康(心理正常、精神面貌)社会适应良好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是可以测量的,但测量的标准不能绝对化。健康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很难提出一个很具体的普遍适用的健康指标。身体健康:达到其年龄的平均发展水平,如:身高、体重、各器官发育达正常指标。心理健康:没有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心理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以最佳状态适应社会生活。2、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普遍性随着社会和医学的发展,躯体性疾病发病率逐年降低,而心理卫生问题日益突出。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20年以前全球儿童精神障碍会增长50%,成为最主要的致病、致死和致残的原因。3、儿童、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品行方面:偷窃、打架斗殴,骂人,经常性说谎,逃学,家庭暴力,离家出走,攻击行为,恶作剧,破坏行为等。不良习惯:习惯性抽搐、吸允手指,咬手指甲、反复洗手。眨眼、皱眉、努嘴、耸肩等。神经功能障碍:遗尿、不自主排便,口吃、贪食、厌食、梦游、梦靥、夜惊,经常性头昏。青春期心理问题:药物、酒精滥用,吸烟,早恋,过早性行为,离家出走,自卑,嫉妒、焦虑、自杀等4、家庭教育对增进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作用二、家庭教育的起点1、优婚2、优孕3、胎教1、优婚:慎重选择配偶,对配偶进行以医学遗传为基础的选择。禁止近亲婚配进行婚前检查2、优孕选择最佳生育年龄和最佳分娩月份。生育旺盛期:24~29岁一般不要超30岁,最晚也不要超过35岁。最佳分娩月份取决于最佳受孕时间,一般以夫妻双方的精力、智力和体力达到最高点时受孕最好。避免过度疲劳和酒后受孕,避开冬末春初。受孕季节以3~4月为最佳,能够为孕妇提高足够的蔬菜和水果。母体环境足够的睡眠和休息适度的运动良好的心境妇产医学知识:充足的营养防止病毒感染不可滥用药物严禁吸烟、饮酒分娩监护3、胎教给予胎儿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的环境。合理的保健,丰富的运动、适宜的温度;给予良好的刺激,以促进胎儿生理、心理更好地发育。胎儿在母腹4~5个月后逐渐成形,大脑迅速发育,有了听觉、触觉等感知能力。给予胎儿良好的刺激,与胎儿“交流”,有利于胎儿的发展。建议你的生命从哪来?三、家庭生理保健与教育1、身体保护与疾病防治婴幼儿期,注意服饰、居住环境、玩具等潜在的危险因素。意外伤害,车祸、跌落、烧伤、溺水、中毒等,父母应主动消除隐患,进行安全教育,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体。疾病防治国家预防定期体检,防范于未然保证充足的营养生活卫生教育。如:手足口病2、重视饮食与营养膳食平衡,防止偏食挑食膳食制度要合理,定时定量用餐烹调合理,尽量减少食物营养成分的损失,避免油炸食品。膳食要色香味俱全,增加孩子的食欲。新鲜、清洁、无毒,注意寄生虫病和传染病3、建立正常的生活节律婴儿期,吃得合适、玩耍得当、睡眠足够,从小生活有规律,就能正常地发育成长。孩子长大,上学以后,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建立科学的作息制度,处理好学习和休息、睡眠的关系,保证有规律地生活。4、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个人卫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勤剪指甲、及时小便、定时大便,用眼卫生、青春期卫生等。有赖于家庭的培养。家庭卫生家庭的居室卫生,需要家庭成员共同配合。公共卫生家长有责任教育孩子从小养成注重公共卫生的好习惯。5、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促进发育,加强肌体免疫力、提高肌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体育锻炼应从小开始,考虑孩子的实际,在不同年龄有不同的要求。保健操游戏日光、空气和水“三浴”锻炼。随着年龄的增加,学校、户外运动增多。四、家庭心理卫生与教育1、家庭心理卫生的要点提供心理营养爱信任挫折培养有益的兴趣爱好儿童自发的兴趣和由此而进行的各种活动,是学习的桥梁,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家庭必修给予鼓励、尊重,使其生活愉快,情绪保持稳定,加以引导、帮助,使兴趣向积极的、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方向发展。鼓励参与团体生活与人交往,被人接纳,得到尊重,处理人际关系,是孩子的需要。家长要鼓励孩子参与团体活动,及时给予帮助、指导,是孩子比较顺利地克服环境变化,不断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重视性教育性教育是有关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等方面的教育。(1)性生理知识:性器官的解剖学知识、生育知识、性的发育,性器官卫生及性病、艾滋病的预防。(2)性心理知识:性心理的发展阶段及发展规律,性别认同,青春期性心理,异性交往,恋爱、婚姻心理以及性心理障碍的产生和预防。(3)性道德:用道德规范人们的性生活,使人类性活动健康发展。良好的性教育应当从小开始,不同年龄阶段,教育的内容、方法有所不同,不同性别也必须有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