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中历史复习提纲高中历史复习提纲必修Ⅰ复习纲要■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第一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了解宗法制,分封制的基本内容1,西周的分封制: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诸侯的权利和义务:①服从周天子的命令②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③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分封制的作用(影响):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2,西周的宗法制:特点: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小宗).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分封制(互为表里)作用(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第二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公元前22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建立.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皇帝制度的创立:①皇帝独尊②皇权至上(核心,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③皇位世袭(2)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中央: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下达诏令,监察事务),太尉(全国军务)(3)郡县制的推行:郡: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郡的最高行政长官郡守;县:郡的下级行政机构.县的长官:县令或县长,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3,●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影响(1)秦朝这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2)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3)秦朝的国力增强,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大国.(4)强化皇帝的专制权威,激化阶级矛盾,秦朝短命而亡.(第三课)从汉至清政治制度的演变1,了解汉朝郡国并行制汉初:在地方这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国,郡国并行制(汉景帝,汉武帝逐步削弱王国势力).郡设守,后称太守,王国设丞相,分别作为郡和王国的最高行政长官.(读14页地图)2,了解唐朝三省六部制(13页图示)三省六部制.三省:中书省掌决策(草拟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三省的长官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尚书省下设六部:吏部(官吏的任免和考核),户部(户籍,土地和赋税),礼部(礼仪,科举),兵部(军政),刑部(刑狱),工部(国家工程建设).3,了解元朝的中书省和行中书省行省制度(中国省制的开端):元朝为改变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局面,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中央机构)直接管理;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省的最高长官为平章政事,由朝廷任命,一般由蒙古贵族担任.行省之下,分别为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行省制度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1,了解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明太祖朱元璋诛杀丞相胡惟庸.(1)废丞相,权归六部(明太祖时期),中国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君主专制制度达到新高度.(2)明太祖时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明成祖时内阁制度正式形成.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部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成了内阁的下属机构.宰相制与内阁制比较: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权,地位十分巩固;内阁,只是皇帝的咨询机构,无决策权,升降由皇帝决定,对皇权起不到制约作用2,了解清朝设置军机处雍正设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特点:简,速,密3,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特点:相权不断被削弱,皇权不断加强.●4,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积极,消极):(1)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2)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阻碍社会进步.(3)明清之际,西方许多国家先后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建立起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或民主共和制,为资本主义工业化开辟了道路,跨入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新时代.而清朝统治者却继承明制,把君主专制制度推向高峰,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第二单元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第一课)从鸦片战争到八只?●了解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主要史实;战争鸦片战争时间1840-1842侵略国英国英法结果主要事件签订《南京条广州北郊三元里自发抗英斗约》争俄美英法《天津条焚烧圆明园约》英法《北京条约》《马关条约》黄海海战中致远号管带邓世昌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