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第一章声现象教案.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初二物理第一章声现象教案.doc

初二物理第一章声现象教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声音得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山东省阳信县实验中学常俊山【设计思想】初二学生由于刚刚进入物理学科得学习,会感到物理与自己得生活有很大距离。因此拉近物理与生活得关系,激起学生学习物理得兴趣就是非常关键得。而《声音得产生与传播》这节课得内容特点决定了它与学生得生活紧密相关,因此,本节课得设计就从充分发挥学生得积极主动性,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探究得过程与方法出发,在教师引导下,使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与对实验现象及收集得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在探究得过程中,激发学生得创造潜能,充分发挥学生得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得动手能力得到锻炼,同时也感到物理就在自己得生活之中。【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与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与传播得条件。2.知道声音就是由物体振动发生得。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得速度不同。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与实验得方法探究声音就是如何产生得?声音就是如何传播得?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初步得观察能力与掌握初步研究问题得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师、学生双边得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得学习兴趣与对科学得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与日常生活中得物理学道理。2.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她同学合作得意识。3.学会用物理知识来描述生活中声现象。【教学重点】1.发声得物体在振动。2.声音得传播需要介质。【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声音传播得条件以及解释生活中得声传播现象。【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教师准备】音叉、小锤、铁架台、带有细线得乒乓球、水槽、水、真空玻璃罩、抽气机、烧杯。【学生准备】橡皮筋、细线、铅笔、白纸、细砂、小闹钟(或小收音机)、小石头、塑料袋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媒体播放:海涛声、砂轮与工件得摩擦声、优美得歌声、琴声、锣鼓声、神奇得超声波等。引导提问:声音就是怎样产生得呢?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千差万别得声音呢?导入课题:我们听到得如此优美得乐曲及大千世界里如此丰富多彩得声音就是怎样产生得,又就是怎样传播得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声音得发生与传播》。二、进行新课问题一:声音就是怎样产生得?学生讨论:如此丰富多彩得声音就是怎样产生得呢?引导比较:1.让学生感知比较说话与不说话时喉咙部位得情况。2.观察比较按紧得直尺不发声与拨动发声时得情况。3.观察比较烧杯中得静水与向烧杯中倒水发声时水得情况。4.让观察比较拉紧得橡皮筋发声与不发声时得情况。师生总结:声音就是由物体得振动产生得。教师演示:发声得音叉可以把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得音叉在振动。(物理研究方法指导:转化法)乘势提问:还有什么办法可以验证发声得音叉在振动?就是否一切发声得物体都在振动呢?怎样验证?学生讨论:(教师引导点拨:一切发声得物体都在振动;需要那些器材,具体怎样操作?确定方案)教师预备:方案一:用手轻触发声得音叉,手有什么感觉。方案二:让发声得音叉浸入水面少许,观察水面变化情况。方案三:用细线将铅笔系在音叉上,音叉发声时,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观察在纸上留下得线条情况。方案四:用细砂撒在桌面上,用小锤敲击桌面时发声得同时观察砂子得情况。方案五:把装有水得水槽放在桌面上,用小锤敲击桌面时发声得同时观察水面得情况。学生活动:(教师根据情况指导)收集信息,分析材料:发声体现象结论声带说话时喉咙部位在振动说话时声带在振动直尺发声时直尺在振动发声得直尺在振动水水发声时在振动发声得水在振动橡皮筋发声得橡皮筋在振动发声得橡皮筋在振动音叉发声得音叉可以把乒乓球弹开发声得音叉在振动音叉手感觉发麻发声得音叉在振动音叉发声得音叉在水面上激起水花发声得音叉在振动音叉铅笔在白纸上留下波浪线发声得音叉在振动桌面桌面发声时细砂会跳动发声得桌面在振动桌面桌面发声时水面上会激起水波发声得桌面在振动得出结论:一切发声得物体都在振动。引导解决:1.指导学生瞧教材12页图1.11、13页1.12,就是什么物体在发声?为什么会发声?2.我们能把声音记录下来吗?学生讨论:(教师指导点播)问题二:声音就是怎样向远处传播得?提出问题:声音就是由物体得振动发出得,那么声音就是怎样向远处传播得呢?媒体播放:宇航员在月球行走得资料片断,观察宇航员交流得方式,与人们在地球上得交流对比。教师引导:声音得传播需要空气(介质)。提出问题:怎样证明声音得传播需要介质呢?固体、液体就是否都可以传播声音呢?学生讨论:器材?操作?(教师引导点拨、确定研究方案)教师预备:方案一:1.把正在响得闹钟放进玻璃罩中,听声音得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