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初二物理——声现象初二物理——声现象——主讲教师:主讲教师:王婷主审教师:主审教师:何大衡【教学内容与目的要求】教学内容与目的要求】教学内容:声现象教学内容声现象目的:目的: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3,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4,知道回声现象和回声测距的原理5,常识性了解音调,响度和音色是乐音的三要素6,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7,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动幅和距发声物远近有关系8,不同发声体发出的乐音的音色不同9,常识性了解噪声和它的危害以及减弱噪声的途径知识重点与学习难点】【知识重点与学习难点】重点:重点:1,声音的发生和传播是解释各种声现象的基础2,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难点:难点:1,声音靠物质来传播2,回声现象和回声测距的原理3,区别音调与响度【方法指导】方法指导】一,声音的发生和传播声音是我们了解周围事物的重要渠道,声音是怎样发生和传播呢?1,通过对发声现象的观察知道发生体在振动,观察物体发声和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同学们初学物理,对实验的观察和概括能力不强,因此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明确观察目的,培养观察能力.例如观察"音叉使悬吊着泡沫塑料球弹开"的演示实验.同学们应先注意观察吊着的泡沫塑料球接触不发声的音叉时,球并不跳动;将音叉敲响,再使悬吊的泡沫塑料球接触音叉,这时泡沫塑料球跳动,且随音叉声音的停止而停止跳动.通过前后实验现象的对比,同学们应思考:球在什么情况下跳动?它为什么跳动?尽管我们没有直接看到音叉振动,但可以从泡沫塑料球的跳动推想出发声音的音叉在振动.这有利于嘌?们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为了直观地观察到发声物体怎样运动.且形成对振动的感性认识,同学们可以找一根橡皮筋,拨动拉紧的像皮筋,使之发声.就可以通过实验认识到拨动后的橡皮筋的这种往复运动叫振动,从而得出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的结论."一切"两字有其广泛性,如发声的喉头,鸟,蟋蟀的发声器官,锣,鼓等乐器的发声.因此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1,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要通过媒质,真空中不能传声实验是其论据.因此要仔细观察"真空铃"实验并记清楚.先让电铃持续发声,开动电动抽气机,这时听到电铃的声音逐渐减弱,直到听不见.停止抽气后,向玻璃罩内逐渐放入空气,这时电铃的声音又逐渐增强.液体和固体也能传播声音,同学们可结合自己熟悉的事例,或通过课本上的小实验来体会.声音的传播有反射回来的现象,很有趣.要学会利用回声测距,测深度的道理,学会计算.但要注意:时间往往给的是声音一次来回时间,求距离往往是发声物到某一目标的单程距离,因此要把时间除以2,这点在计算中有些同学常常疏忽大意.二,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的学习使同学们知道声音的高低用音调表示.女高音就是音调高男低音就是音调低.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声源1秒钟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它反映振动的快慢,频率高,物体振动快.频率高,音调高.2,响度反映声音的大小响度的大小与振幅有关,还与离声源距离有关,越远声音越弱.3,音色也叫音品,是发声体的不同而造成的,我们可以根据音色不同,从而区别不同的声音.三,噪音凡是妨碍人们学习,工作,生活和其它正常活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噪声的计量涉及到声强的单位—分贝了解噪声的危害,减弱噪声可以下方面着手: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处减弱3,在耳朵处减弱例题选讲】【例题选讲】1,声源:发声的物体叫声音,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说出以下各种不同的声音是由哪些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胡琴声,水滴入水声,蚊子嗡嗡声,口琴声答:胡琴声是弦振动而产生的,水滴入水声是水振动动产生的,蚊子嗡嗡声是蚊子的翅膀振动而产生的,口琴声是簧片振动而产生的.2,百米赛跑时,如果终点的计时员听见起跑点的枪声才开始计时,他计得的百米成绩是12.5秒,这个成绩准确吗?为什么?答:百米赛跑场上记时裁判从看到发令枪冒白烟开始记时,而不是听到枪声时记时.如果听到枪声才计时,因为光速比声速大,声音传播需要时间多,这样少计了些时间,实际成绩应比12.5秒多一些.因此12.5秒的成绩不准.3,录音室的墙壁贴有一层松软的材料,有什么作用?答:物体除了能反射声波,还能吸收声波.特别是软的和多孔的材料,吸收声波的效果很好.播音室的墙壁和地面都要用吸收声波好的松软材料来把室内一些杂音吸收掉,减少杂音对正常音的干扰,提高录音质量.24,一根充满水的长钢管的一端被敲击后,站在钢管另一端的人能听到几次敲击声?答:不同物质传播声音的速度不同,钢最快,空气最慢,三种煤质,钢,水,空气先后把声音传播到另一端,就会使人听到三次敲击声.5,要使二胡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变高,应采取的办法是()A,把弦拉得紧些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