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的针刀治疗学习PPT教案.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X 页数:38 大小:15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膝关节的针刀治疗学习PPT教案.pptx

膝关节的针刀治疗学习PPT教案.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老年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的针刀治疗机理探讨﹙附100例临床分析﹚膝关节是很容易遭受损伤的关节之一:膝关节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它由胫股关节和髌股关节两个关节联合组成,因其结构的特殊性,所以膝关节特别容易遭受损伤。老年膝关节骨质增生主要是膝关节内部的力平衡失调所致老年膝关节骨质增生,过去国内外学者一致公认为是人体的一种退行性改变,是人体老年化的象征,所以也就没有比较好的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但是,根据现代生物力学原理,认为老年膝关节骨质增生和膝关节内部的力平衡失调有关。病因:引起力平衡失调的原因很多,老年人由于在历史的长河里,在不同的生活和不同的工作环境中,长期饱受风寒、潮湿、外伤、慢性劳损以及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等等因素的影响而致。机理探讨:由于病因的作用使膝关节内外软组织反复充血、水肿、结疤、粘连、孪缩、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使组织细胞缺氧。机理探讨:人体为了不让附着点处的肌腱被拉伤,为了加强附着点处肌腱的强度,就将大量的钙磷输送到附着点处,产生局部反应性骨质增生。这种关节骨质增生的改变,大大超过了人体的适应性,所以就产生了相应的临床症状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共收治典型的老年膝关节骨质增生性关节炎患者100例,并将其分为两组,即针刀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进行1:1配对疗效观察,结果是针刀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质增生性关节炎比药物治疗有明显的优越性,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资料100例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62例,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年龄最小的55岁,最大的90岁,病程4-6年的43例,7-10年的38例,11年以上的19例,2、分组:将100例患者分为两组,针刀治疗组50例,常规药物治疗组50例,作1:1对比疗效分析。针刀治疗组50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32例,年龄在55-75岁之间。常规药物治疗组50例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30例,年龄在60-90岁之间。3、临床症状和体征:全部病人都有膝关节疼痛,夜间痛甚,下蹲困难,不能起立,上下楼梯尤其疼痛,不能走远路,劳累后关节疼痛加重。部分病人有膝关节肿胀或积液病史,有些病人有膝关节外伤史等。检查时可见患膝肿大畸形或有明显的内外翻,髌骨固定,四周有多处压痛,膝关节内外侧或国窝处有数个固定的压痛点。部分病人可触及增生肥大的膝关节滑囊。辅助检查:X光片检查:关节面不整齐,髁间嵴隆起变尖,胫骨或股骨内外髁呈唇样增生或膑骨上下缘骨刺样增生,关节间隙大都变窄。化验检查:血沉,抗“0”基本正常。二、治疗方法:1、针刀治疗组:定位:患者仰卧治疗床上,微屈患膝,膝下垫枕,根据X光片示关节增生的部位,程度,外形等,分别选择关节周围之粘连部位(韧带、肌腱、肌腱附着处等)明显条索样改变及压痛处,选3-5点,用紫药水作标记。进针及治疗:按常规皮肤消毒,然后分别应用针刀对膝关节内外,膑骨周围﹙膑上囊、膑下脂肪垫、髁间嵴、前后十字交叉韧带、内外恻副韧带及股二头肌、半踺肌、半膜肌、髂胫束等﹚压痛处及骨质增生处进行松解剥离,切开减压。疗程:对双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需双膝交替治疗。一周治疗一次,每膝关节针刀治疗不超过三次。术后处理:针刀松解术结束后,在治疗床上立即对患膝进行被动对抗牵引,晃膝,旋膝,过伸过屈膝关节达最大角度,尽量矫正膝内翻或膝外翻畸形,然后用长托板固定患膝5天,可同时行患肢踝关节袜套式牵引,牵引重量5-10公斤,每日一次,每次1-2小时,并配合局部按摩、理疗、功能锻炼。2、药物治疗组:本组病人均采用口服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消炎痛、戴芬、骨刺丹等)并辅以中药独活寄生汤加味内服,中成药茎锥付桂骨痛颗粒等内服,骨刺消痛液外用,同时采用患膝关节按摩理疗,15天为一个疗程,最长期限为三个疗程。三、疗效分析:1、疗效标准:优:患膝关节疼痛完全消失,行走自如,关节恢复正常活动功能。良:患膝关节疼痛减轻80%左右,关节活动功能基本接近正常,但行走仍有轻微疼痛不适感觉。差、患膝关节疼痛减轻20%以下,关节活动功能较前无明显改善。2、治疗结果:﹙1)近期疗效:针刀治疗组50例患者,优39例、占78%,良11例、占16%,差3例、占6%。药物治疗组50例患者,优6例,占12%,良11例,占22%,差33例,占66%。两组对比:针刀治疗组优良率94%,药物治疗组优良率34%,近期疗效两组有非常显著的差异。(2)远期疗效:患者终止治疗后6个月逐一随访,统计结果:针刀治疗组50例患者随访48例,其中优3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