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黔东南2013年中小学教学案例和教学设计评选论文封面参赛论文:教学设计论文课题:地球的公转参评对象:普通高中学科:地理科学作者:俞发俊工作单位:剑河县第二高级中学注:论文正文和内容不能出现作者姓名和单位有关信息《地球的公转》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1.地位与作用地球的运动包括两方面内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的公转是地球自转的延伸,也为以后深入学习地球的运动奠定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围绕“地球公转的定义、方向、周期、特点及意义”这一主线而展开,图文并茂,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因此本节课是教材的重点之一。2.学时:1课时3.教学重点: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太阳的公转和自转产生的意义。4.教学难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地球公转的速度规律。二、学情分析:本章节知识面对的是高一学生,他们有活波,善于思考,好奇心强的特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积极思考,有助于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要学的知识。但是,由于初中时期学生对地理科目的轻视,导致大多数学生地理基础知识十分薄弱,而他们的空间思维想象力比较差,这节课的知识又是同学们不能亲身去体验的、观察到的,所以应该多借助教具、图片、动画等直观的把地球的公转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老师引导学生一起去想象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三、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1.掌握地球公转运动的方向、周期和特点;2.知道四季的形成和五带划分是由于地球公转而产生的;3.了解地球上的五带的划分的依据。【过程与方法】1.使学生能够通过事实说明地球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2.通过读图能说出五个热量带的名称范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地球的运动,说明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四、教学方法设计:1.教学思想设计:为了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采用讲练结合的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和结合图片、辅助教具等演示法。我采用这种教法的依据有三:一是现代教学研究证实真正的理解是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再构建。知识再构建依靠提出问题,引导推测,鼓励大胆猜测与想象,解决问题,主动建构知识体系。二是根据“二期课改”精神,教师转变课堂角色,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与促进者。三是把抽象的地理事物通过直观的表现出来,变难为易,学生更容易理解。在教学手段上,由于学校条件有限,没有多媒体的辅助,要多用地理图表,教具来辅助教学,多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只有直观的感受,和亲身的体验才能有更深刻的感受。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教是手段,学是中心,会学才是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实现新课程理念终生学习的目标。基于以上考虑,本节课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渗透学法:在生理上,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表现自己,抓住这一生理特点,创造多种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参与进来,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这样可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总结等科学的学习方法。五、学法指导:基本模式为:“问题引入——学习探究——启发解疑——尝试练习——评价反思——学习小结”。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3分钟)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说了地球在不停的运动,而地球的主要运动是自转和公转,为什么地球上会有四季的更替?为什么我们会感觉到夏天的炎热与冬天严寒呢?今天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公转了以后,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2.教学新课:在黑板上作地球公转的示意图,让学生结合教材观察讨论,地球公转的方向和轨道。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看教材,什么是地球的公转?生:地球绕太阳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这样的运动就叫做地球的公转。师:非常好,同学们已经开始学会抢答了,老师都没问地球公转的方向同学们就答出来了。那么,同学们,地球绕太阳公转是有一定的轨道的呢?还是像一个淘气的小孩一样到处乱跑呢?生:地球的公转是有轨道的,它的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形轨道,太阳处于其中的一个焦点。师:非常好!正因为太阳处于其中一个焦点,所以地球在公转的时候距离太阳是不是一样远的呢?生:不是!师:当地球在距离太阳最远的时候,是什么时候?我们把这一点叫做„„生:7月初,远日点!师:当地球在距离太阳最近的时候,是什么时候?我们把这一点叫做„„生:1月初,近日点!在黑板上作黄赤交角示意图,让学生结合教材说出黄赤交角的概念,找出黄赤交角的组成,以及黄赤交角的大小。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学习地球自转的时候说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