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经济周期波动与我国利率调整摘要:经济周期作为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在我国已是不争的事实,而利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机制利率作为货币政策最重要的工具之一,长期以来一直是一国政府及中央银行调控经济的手段。在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率作为宏观调控的工具,其变动能够对货币供给和信用规模起到调节作用,并通过货币供给量和信用规模的变化影响国民经济的增长。关键字:利率调整;经济周期;宏观经济。正文:经济周期(Businesscycle):也称商业周期、景气循环,它是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是国民收入或总体经济活动扩张与紧缩的交替或周期性波动变化。过去把它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现在一般叫做衰退、谷底、扩张和顶峰四个阶段[8]。一般而言,宏观经济总是处于不断的周期性波动中,尽管利率调整不能改变经济周期本身然而它却能在一定程度上熨平经济周期,减缓经济运行的剧烈波动,有助于实现经济的动态平衡[6]。利率调整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通常表现为:经济高涨时,提高利率;经济过度低迷时,降低利率。因此,利率调整也就表现为与经济周期相对应,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利率调整周期作为一种派生性质的周期,会随着宏观经济运行的周期性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如附图)。卡甘(1966,1972)等人通过统计分析,已经注意到了利率调整与经济增长周期之间具有高度的协变性,并指出这种相关性的一个原因就是,所有利率的变化都要共同地依赖于通货胀的预期[2]。这种依赖性在通常情况下要支配大部分其他因素。经过仔细研究英国市场交易的债券的通货膨胀指数,并采用综合利率指数(CIRI)进行分析,伍德沃德(1990)观察到,利率调整周期与经济增长周期紧密相联,平均来说,经济增长周期高峰后5个月CIRI改变方向,其领先和滞后期通常限制在一个相当狭小的范围内。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人们会通过分析各种相关经济指标,预测经济周期变化,判断需求和供给的调整方向,一旦时机成熟,就相应地调整利率,以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目标。考察近年来美国的利率政策,我们发现,美联储在对利率调整的时机与幅度把握上,严格地遵循了利率调整与经济周期波动相适应的规则。虽然从理论上,美联储接受了泰勒规则的利率中介目标的选择,但在实际操作中,其对利率的调整却有着更为系统而具体的准则:准则一是如果市场上的通货膨胀率偏离了美联储确定的目标区域,则变动真实利率;准则二是当资源利用率发生变化时,则变动名义利率和(或)真实利率来对付;准则三是利率水平的确定应当以长期预测为基础;准则四是准确判断造成经济波动的根源及其可持续性;准则五是在通常情况下应当遵循规则行事,在意外情况下则应相机抉择。由此可见,美联储调整联邦基金目标利率,考虑的不仅是经济增长率这样一个简单的指标,而是把实际经济运行的状况作为重要考虑因素,根据其对实际经济运行的长期理性预测,及时调整利率以适应经济周期,从而达到熨平经济周期、稳定经济增长的目的。从我国实际情况看,当前我国利率政策的首选理念仍然是反经济周期调控的相机抉择,反经济周期调控强调央行的积极干预,主张运用利率手段,反周期而动,拉长繁荣期,缩短衰退期,以此减少经济的周期性波动[3]。然而,现实中,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朝发夕至的事,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持利率调整与经济周期波动的一致性。鉴于此,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善。确保相关统计指标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利率周期能否成为有效的政策周期,前提就在于对客体的把握上,即对经济周期的研究和把握。近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的科学性、规范化、客观性不断提高,但仍存在不少问题:经济增长率与物价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还不尽真实、合理,不同体系的统计数据汇总后相去甚远等。为此,从机制上解决统计上的这一明显问题,就成为正确把握经济周期。保持中央银行在金融宏观调控方面的独立性:一般来说,央行对基准利率的调整,会通过影响短期及长期借贷市场的供求,并借助一系列的传导机制最终影响宏观经济运行。中央银行能否有效制定和实施利率政策,保持经济稳步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央行独立性的强弱。保持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可使其不受利益集团左右,避免无关的利益冲突,有助于使其更加清醒地判断宏观经济运行趋势,根据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合理调整利率水平[1]。灵活微调利率以适应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具有连续性、多变性等特点,利率调整要与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保持一致,达到预防通货膨胀与防止经济过度紧缩的目的,就需要采取频繁微调的策略。在政策操作上遵循小幅多次、小步有序、及时预调、灵活微调、调幅稳定、少用猛药的原则。根据这一操作原则,中央银行必须经常对社会利率水平进行调查,对社会资金供求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