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中物理必修二静电场中的能量知识汇总大全.pdf
上传人:一吃****春艳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4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通用版高中物理必修二静电场中的能量知识汇总大全.pdf

通用版高中物理必修二静电场中的能量知识汇总大全.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每日一练)通用版高中物理必修二静电场中的能量知识汇总大全单选题1、空间某一静电场的电势φ在x轴上的分布如图所示,x轴上两点B、C的电场强度在x方向的分量大小分别是EBx、ECx,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EBx>ECxB.EBx的方向沿x轴负方向,ECx的方向沿x轴正方向C.另放一电荷在O点,其受到的电场力在x方向上的分量为零D.一电子沿x轴从B移到C的过程中,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答案:C解析:A.根据Δ휑퐸=Δ푥可知在휑−푥图象中其切线斜率表示电场强度,可知EBx<ECx故A错误;1B.沿电场方向电势降低,在O点左侧,EBx的方向沿x轴正方向,在O点右侧,ECx的方向沿x轴负方向,故B错误;C.O点切线的斜率为零,场强为0,则电荷在O点受到的电场力为0,故C正确;D.电子沿x轴从B移到C的过程中,电场力先向左后向右,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故D错误。故选C。2、图示为某电容传声器结构示意图,当人对着传声器讲话,膜片会振动。若某次膜片振动时,膜片与极板距离增大,则在此过程中()A.膜片与极板间的电容增大B.极板所带电荷量增大C.膜片与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增大D.电阻R中有电流通过答案:D解析:A.根据公式휀푆퐶=4휋푘푑可知,膜片与极板距离增大,膜片与极板间的电容减小,A错误;BD.根据公式Q=CU2可知膜片与极板距离增大,电容减小,电压不变,则极板所带电荷量减小,因此电容器要通过电阻R放电,B错误,D正确;C.根据场强公式푈퐸=푑可知,膜片与极板距离增大,膜片与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减小,C错误。故选D。3、如图所示,K1、K2闭合时,一质量为푚、带电荷量为푞的液滴,静止在电容器的퐴、퐵两平行金属板间.现保持K1闭合,将K2断开,然后将퐵板向下平移到图中虚线位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容器的电容增大B.퐴板电势比电路中푄点电势高C.液滴将向下运动D.液滴的电势能增加答案:B解析:A.由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决定式휀푆퐶=푟.4휋푘푑3可知,板间距离增大,电容减小,A错误;B.K1、K2闭合时,푅1中无电流通过,由于电阻푅2下端接地,故퐵板电势为零;电容器两极板电势差与푅2两端电压相等,故푄点与电容器上极板电势相等。断开开关K2,电路结构未发生变化,푄点电势不变,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保持不变;퐵板下移,即板间距离푑增大,由휀푟푆푄퐶=,퐶=4휋푘푑푈可知,푑增大,电容C减小,电量保持不变,则两极板电势差푈增大,퐵板电势为零不变,故퐴板电势升高,B正确;C.由场强与电势差关系푈푄휀푟푆퐸=,퐶=,퐶=푑푈4휋푘푑可知两极板间场强4휋푘푄퐸=휀푟푆故两极板间场强不变,因此带电液滴受电场力不变,液滴保持静止,C错误;D.根据푈=퐸푑知,液滴距离下极板퐵的距离增大,所以液滴所在位置与퐵板的电势差增大,퐵板电势为零,故液滴所在位置电势휑升高;而根据液滴静止、上极板与电源正极相连可知液滴带负电,由퐸p=푞휑可知液滴的电势能降低,D错误。故选B。4、如图所示,一个平行板电容器两板间距离为d,其电容为C,所带电荷量为Q,上极板带正电,现将一个带电荷量为+q的试探电荷由两极板间的A点移动到B点,A、B两点间的距离为l,连线AB与极板间的夹角为30°,则静电力对试探电荷所做的功等于()4푞퐶푙푞푄푙푞푄푙푞퐶푙A.B.C.D.푄푑2퐶푑퐶푑2푄푑答案:B解析:푄푈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压为푈=,则板间场强为퐸=,所以粒子受电场力为F=qE,所以试探电荷在从A到B的过퐶푑程中,电场力做的功为푊=퐹푙sin30°联立解得푞푄푙푊=2퐶푑故选B。5、如图所示,A、B为两块水平放置的金属板,通过闭合的开关S分别与电源两极相连,两极板中央各有一个小孔a和b,在a孔正上方某处放一带电质点由静止开始下落,若不计空气阻力,该质点到达b孔时速度恰为零,然后返回。现要使带电质点能穿过b孔,则可行的方法是()A.保持S闭合,将A板适当上移B.保持S闭合,将B板适当下移C.先断开S,再将A板适当上移D.先断开S,再将B板适当下移5答案:B解析:设质点距离A板的高度为h,A、B两板原来的距离为d,电压为U,质点的电荷量为q。由题知质点到达b孔时速度恰为零,根据动能定理得푚𝑔(ℎ+푑)−푞푈=0A.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