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定稿.ppt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200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永遇乐定稿.ppt

永遇乐定稿.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写作背景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含义:(如今)夕阳照着那草木杂乱、偏僻荒凉的普通街巷,人们说这就是(当年)寄奴曾住过的地方。回想当时,刘裕率兵北伐,气势好象猛虎一样,把盘踞中原的敌人一下子都赶回北方去了。“斜阳”之下的“草树”,用“寻常”修饰“巷陌”,突出刘裕以寒微出身而建立了赫赫功业。“金戈铁马“,表现出刘裕统帅万众精锐部队勇战强敌的英雄气概;“气吴万里如虎”,更表现出他灭南燕、平后秦,所向无敌的气势声威。这和南宋统治者的屈辱苟安构成鲜明的对比,抒发了不满庸懦统治者的感情。含义:南朝宋文帝(刘裕的儿子)元嘉年间兴兵北伐,想要再封狼居胥山,建功立业,由于草率从事,结果只落得自己回顾追兵,便仓皇失措。运用刘义隆草率北伐、惨遭大败的典故,旨在借古讽今,警告韩侂胄切勿草率北伐。“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把回忆中扬州一带的战火和眼前佛狸祠的红火两个场景放在一起,是用了什么手法?其意图是什么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大好河山本文写作特色苏轼和辛弃疾在词史上并称为”苏辛豪放派”.通过«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学习,试分析苏辛二词的异同点.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风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娥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