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和麻醉意外的抢救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13****5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0.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针刀和麻醉意外的抢救培训课件.ppt

针刀和麻醉意外的抢救培训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针刀和麻醉意外的抢救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针刀医学临床诊治的主要病种之一。针刀闭合松解术+侧隐窝注药,可迅速有效地缓解腰突症时的腰及下肢放射状的剧烈根性痛,是临床治疗腰突症时的最佳治疗发案,90%的腰突症患者,均可通过该途径,获得临床治愈。但无可讳言,近年来,由于侧隐窝注药的普及,麻醉意外的发生明显上升,甚或导致死亡者,时有发生。故本文就针刀闭合术时,加用侧隐窝注药,发生麻醉意外时,如何抢救,谈谈临床体会。一.为什么会发生麻醉意外?脊髓的被膜有三层,由外向内依次为:硬脊膜→蛛网膜→软脊膜。间隙有2个——⑴硬脊膜外间隙:由椎体骨膜与硬脊膜之间形成的空隙;⑵蛛网膜下腔:蛛网膜与包绕脊髓的软脊膜之间形成的空隙。硬膜由内外2层组成。外层与椎体骨膜融合,并附着于黄韧带;内层与蛛网膜相邻。内外层之间的间隙,即为硬膜外间隙。硬膜的上界,在枕骨大孔,与椎体骨膜融合;下界复盖于椎体及椎间盘后面的后纵韧带;后界复盖于椎板的前面和黄韧带;侧方与椎弓、椎间孔相邻。硬膜外间隙内充满白色脂肪、丰富的静脉丛及淋巴管。当我们观察新鲜的猪脊椎骨的脊髓、硬膜及干燥的人体椎管内的脊神经、硬膜时,可以清晰地看到上述结构的特点。在硬膜内层与蛛网膜之间,还有一狭小的间隙,叫做硬膜下间隙,在该间隙内有少量组织液。局麻药如果注入该腔,可引起广泛的脊神经阻滞。脑脊液是腰穿及侧隐窝注药时需密切观察的物质。脑脊液是一种透明清澄的液体。成人的脑脊液共约120~150ml,分别分布于脑室、颅蛛网膜下腔与脊髓蛛网膜下腔内。脑室内脑脊液约有60~70ml,颅蛛网膜下腔35~40ml,脊髓蛛网膜下腔25~30ml。脑脊液在维持颅压、缓冲脑组织物理震荡方面,起重要作用。这些解剖关系的明晰,对我们临床应用侧隐窝注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正是这些特殊的解剖结构,给临床硬膜外阻滞、侧隐窝注药、蛛网膜下腔阻滞等带来了很高的风险:轻则出现脊髓麻醉,或椎管内感染,导致截瘫;重者,可导致患者即刻呼吸、心跳停止。2.穿刺方法等的失当:⑵药物进入蛛网膜下腔:根据宋文阁教授在棘间孔椎间关节内侧缘的A点进针,基本无风险。只要腰穿针紧贴其骨缘,穿过黄韧带后注药,是安全的,然而这只是理论上的安全。在临床操作时,情况较复杂:a.棘间孔的解剖结构存在变异。大部分患者的棘间孔的横径L4~5约2.0cm,L5~S1约2.5cm;其上下棘突间的距离约在1~1.4cm左右;但相当一部分患者棘间孔因发育或病变而较为狭小,给该处的穿刺带来了困难(见图);b.身体肥胖的患者定位困难;c.硬膜外间隙的变异:绝大部分患者的L4~5的侧隐窝(椎孔两侧近椎弓根处的狭小三角区)横径为3~5mm,L5~S1为5~9mm,9号腰穿针的直径不到1mm,因此,在该前提下穿刺,如方法正确,风险较小。但极个别患者,由于脊髓饱满的解剖变异,在L5~S1段的侧隐窝仅为1~2mm,这就为侧隐窝的注药带来了危险。这样的患者,即使在椎间管外口注药,亦有可能抽出脑脊液,若注药不慎,可引起麻醉意外。上述三种原因,皆给临床的侧隐窝穿刺带来困难。临床若偏离了椎间关节的内侧缘,在棘间孔的侧方入路,极容易进入蛛网膜下腔。若将药物注入蛛网膜下腔,可出现脊髓麻醉,轻则患者肚脐以下及双下肢一过性截瘫;重者,麻醉平面可达胸部,随时可能呼吸、心跳停止。饱满的L4—5段脊髓与狭窄的侧隐窝正常的L5-S1的脊髓、神经根及侧隐窝二.麻醉意外时如何抢救?4.严密观察患者注药后半小时内的反映。若患者出现突然意识淡漠、意识丧失,或胸闷、眩晕、呕吐等,迅速测量血压,测脉搏。若血压降低,心动过缓:①迅速肌注肾上腺素1mg②即刻建立双路静脉通道,一路给10%葡萄糖500~1000ml,加Vit.C4.0/500ml,地塞米松10mg入壶;一路甘露醇250~500ml全速滴入;③吸氧。在抢救过程中,血压的严密观察非常重要。若血压不能上升,应该不断地给肾上腺素,直到血压稳定为止。必要时可给5~10mg肾上腺素加盐水至10ml静推。但该方法风险较高,若遇脑血管病患者,可导致血压迅速上升,易发生脑血管破裂;故笔者认为,应小剂量、多次应用为好;④若出现呼吸急促,或叹息样,或潮式呼吸,可肌注可拉明或洛贝林等呼吸兴奋剂;若抢救中,因肾上腺素的应用,导致血压过高,患者出现惊厥、抽搐等,应迅速肌注安定,可小剂量进行,每次3mg(安定注射液每支10mg),以抽搐停止为度;尿潴留者可导尿。在该抢救过程中,为什么强调首选肾上腺素?是因为如前所述,由于利多卡因抑制心动、呼吸及交感神经被广泛阻滞,周围血管扩张,有效血循量减少,从而导致麻醉意外;肾上腺素能迅速恢复心脏跳动,加强心肌收缩力,收缩外周血管而升压。其作用迅速,疗效稳定,较麻黄碱、多巴胺等升压药起效快,故为首选。5.若无血压降低,及心跳、呼吸等方面的障碍,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