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程(五篇).docx
上传人:挥剑****天涯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5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最新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程(五篇).docx

最新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程(五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程(五篇)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程篇一课程名称:医学微生物学英文名称:medicalmicrobiology开课单位:基础医学院医学微生物学教研室课程性质:必修课总学时:68学时,其中理论:44学时;实验:24学时学分:3.8学分适用专业: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麻醉学、口腔医学教学目的:使学生获得医学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并了解微生物学科的最新分析领域;使学生得到微生物学科的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应用所学微生物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为学习其它相关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课程内容简介:医学微生物学是重点学科。教材从内容到形式均力求与国际先进教材接轨,反映微生物学科的最新水平,和以往的教材有较大的差别。内容包括第一篇:细菌学,第二篇:病毒学,第三篇:真菌学。实验课教学内容注重微生物学分析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包括微生物无菌技术、培养技术、纯化分离技术等,具体涉及各类微生物形态比较、微生物分离技术等。我们根据专业的后续课程的不同,避免重复,不同专业的教学内容重点略有差异,突出专业特色。基本教学内容注重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不断补充所在领域的最新分析成果及动态,力求培养学生在掌握微生物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尽快了解吸收和掌握最新科技动态和科技前沿,推动学生寻找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考核形式:闭卷考试教材:医学微生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周正任,6版,2003年。参考书目:医学微生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陆德源,5版,2000年。主讲教师:吴中明教授江吉富副教授周安讲师魏洪讲师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程篇二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案主讲教师:宋利琼(2008年度春季学期)教学内容:病毒学检查法(综合性实验)授课对象:2006级医学专业学生教学时间及学时:3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目的要求】一、了解病毒的基本形态,熟悉包涵体的特点及意义。二、掌握流感病毒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原理。三、掌握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清学检测法及临床诊断意义。四、了解病毒动物接种法、病毒鸡胚培养法、病毒组织培养法。五、了解病毒感染的检测方法(如pcr法检测病毒)。教学重点和难点:一、观察病毒包涵体(内基氏小体等)二、单层细胞培养及cpe的观察三、病毒的分离培养(录象)四、病毒cpe形成过程(录象)五、pcr鉴定病毒感染(录象)教学方法:1.注重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培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2.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手段,强调学生的协作性和团体精神。3、对学生严格把关,保证实验课的过程和结果。【思考题】一、病毒感染的常见检查方法及程序有哪些?二、病毒包涵体是什么?在诊断上有什么意义?参考书目:1、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指导,三峡大学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学教研室编2、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指导,河北医科大学微生物与免疫学教研室编3、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指导,同济医科大学微生物与免疫学教研室编教学内容及时间分配:(要求全面、具体)一、病毒感染的常见检查方法及程序(看录像)60分钟二、实验考试60分钟(一)笔试(每组10个题目)(二)口试(每个学生一个病案讨论)三、病案讨论30分钟【附录】临床病毒学讨论冼某,男,58岁。病案号:159589。因耳鸣、牙龈出血、腹胀7个月,于2003年5月13日入院。患者患有乙型肝炎20年,7个月前出现耳鸣、牙龈出血,在它院治疗,中医诊断为“耳鸣”,经给予滋肾养肝等中药治疗(具体药物不详),上述症状略有好转,但常反复发作,且于劳累后加重,来我院求诊时症见:面部及胸部皮肤呈浅灰蓝色,耳鸣,牙龈出血,血色淡,劳累后加重,下肢稍浮肿,胃纳可,睡眠一般,大便可,小便黄,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细。体查:神清,精神一般,面色呈浅灰蓝色,全身皮肤黏膜可见黄染,胸部见蜘蛛痣,肝掌,巩膜轻度黄染,牙龈无肿胀,可见散在出血点,血色淡红,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腹胀膨隆,移动性浊音(+),肝脾触诊不满意,双下肢轻度浮肿。实验室检查:肝胆脾b超:1.肝内光点增粗2.慢性胆囊炎;腹部ct:肝硬化、脾大、中量腹水;乙肝两对半示:hbsag(+)、hbeag(+)、hbcab(+);肝功能示:ast60u/l,alt16u/l,ggt70u/l,tb58.5umol/l,db20.7umol/l,ib37.8umol/l;凝血四项:pt20.80s,pt-inr1.71,aptt49.30,fib1.78g/l。转归:于2003年6月30日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