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小螺号》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建英****66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3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歌曲《小螺号》教学设计.docx

歌曲《小螺号》教学设计.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歌曲《小螺号》教学设计歌曲《小螺号》教学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如何把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歌曲《小螺号》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歌曲《小螺号》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用清晰的咬字、吐字和欢快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2、感受歌中活泼欢快的情绪和在海边生活的情趣。3、积极参与音乐活动《阿爸回来了》的创编和表演。教学重、难点1、学生能够用轻快、弹跳的声音演唱歌曲的第一乐段。2、学生能够唱准歌曲中的大跳音程。教材分析《小螺号》由的词曲作家付林创作于80年代。歌曲是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第一乐段的四个乐句,每个乐句四小节,每个乐句的前两小节都运用了的节奏,欢快、活泼,独具特色。第一乐段是典型的“起、承、转、合”的歌曲结构,第一乐句是“起”句,十六分音符的密集节奏和跳跃的旋律呈现出欢快的情绪。第二乐句是“承”句,是第一乐句的模进,节奏基本相同。第三乐句是个“转”句,前两小节的节奏同第一乐句前两小节完全相同,第三小节一个八度的大跳,接着出现了歌曲的音,立刻把情绪推向了高潮。第四乐句是“合”句,再现了第二乐句的材料,与第二乐句基本相同,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完美的音乐形象。整个乐段欢快、活泼,旋律流畅,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二乐段同第一乐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节奏舒展,由四个乐句组成,节奏相同,每个乐句的最后一个音延长了三拍半,仿佛在模仿悠长的螺号声,也好似在我们面前展现了宽阔、蔚蓝的大海,使我们的心情豁然开朗。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完全再现,最后,乐曲在欢快的情绪中结束。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一、导入展示海螺图片。教师提示:学生认识螺号是用大海螺做成的号角,在海边的人常常用螺号传递信息。二、学习歌曲1、聆听歌曲《小螺号》,提问:歌曲的情绪?2、再次聆听歌曲《小螺号》,提问:歌曲分成几部分?教师指导:指导学生说出这首歌曲分成三个部分,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完全重复。3、跟着录音学唱歌曲。4、难点练唱。(1)练习大跳音程。教师重点指导:学生练习大跳音程的音准,请学生注意听,听完以后再开口演唱,如等。先听琴,老师弹奏音程后学生再开口演唱。(2)练习长音。教师指导:学生唱准每一个乐句最后一个音的时值,包括第一乐段“回啰”这两个字要唱得轻快。5、学生跟琴声练唱。教师对不准确的地方进行指导。6、歌曲处理。第一乐段(1─16小节)指导学生用欢快、跳跃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表达出螺号声声和孩子们期盼的心情。第二乐段(17─28小节)指导学生用舒展优美、亲切自然的声音演唱。整体情绪:欢快、活泼、甜美的。三、完整演唱歌曲1、教师弹琴,学生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2、播放《小螺号》动画,学生观看。3、播放《小螺号》伴奏,学生跟随伴奏演唱歌曲。四、分组演唱学生分小组唱,互相进行评价。五、《小螺号》创编表演学生创编简单的动作进行表演。六、音乐活动《阿爸回来了》情景引导第一场:两个好朋友小斌和小红是好朋友,他们的爸爸都出去打鱼了,今天,他们的爸爸就要回来了。小斌和小红还有一群小伙伴们一起来到了海边,他们一边玩耍一边等着爸爸回来。(演唱《赶海的小姑娘》,随着音乐律动。)第二场:螺号声声这时,从远处传来了机船的隆隆声,隐约看到了船上的人影,小斌和小红高兴地跳了起来,大声地喊着:阿爸回来了,回来了。他们拿出螺号使劲地吹了起来(螺号、海浪、海风声,演唱《小螺号》)。第三场:阿爸回来了渔船靠岸了,阿爸回来了。小斌、小红和小伙伴们高兴地帮着大人抬起了鱼筐(随《小螺号》的音乐律动表演)。1、学生分小组进行练习。教师指导:每个小组的每位同学都要扮演一个角色进行表演,把整个素材连接起来。2、学生汇报表演。学生分组汇报表演,教师和学生对学生的演唱和表演等进行评价。七、课堂小结海边的生活非常的有趣,这首欢快活泼的《小螺号》仿佛把我们带到了美丽的大海边,最后,让我们在歌曲中结束这节课的学习。歌曲《小螺号》教学设计篇2教学内容:1、介绍海南的风土人情2、学唱歌曲《小螺号》教学目标:1、通过歌曲《请到天涯海角来》和风景图片的欣赏,引导学生了解海南的风土人情。2、学习演唱歌曲《小螺号》,掌握装饰音的运用,体验节奏的变化对歌曲表现的作用。教学重难点:学唱歌曲,并体验节奏的变化对歌曲表现的作用。教学准备:1、教师:教学课件、小海螺。2、学生:搜集有关南海的风土人情。教学过程:一、导入(走近海南)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邀请你们去一个地方,请大家听一听,老师请你们去哪?(教师清唱《请到天涯海角来》)生:回答(海南)。师:对,现在我们一起坐上飞机,出发咯!(播放歌曲《请到天涯海角来》带领学生坐飞机律动:教师双手张开飞到哪个同学身边拍拍他的肩,该生就接在教师背后,以次类推。)2、师:好了,我们经过两个半小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