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2芦花荡教案-新版新人教版1.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八年级语文上册-2芦花荡教案-新版新人教版1.doc

八年级语文上册-2芦花荡教案-新版新人教版1.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芦花荡九年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科上册周次第二周星期一节次授课教师课题2、芦花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有关作家、作品的文学常识。2.了解小说的三要素,理清故事情节。3.分析文中老头子这个英雄人物的形象,把握其英雄性格。4.学习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肖像、动作、心理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5.感知文中景随情移的写作手法,揣摩雅致隽永的环境描写的妙处,品味课文的语言。(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诵读、复述故事情节。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以及朗读把握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2.紧扣小说特点,从情节、人物、环境三方面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教会学生分析小说的基本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孙犁小说诗情画意的语言美。2.领略冀中抗日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精神,使其认识到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3.引导学生体会并学习主人公自尊、自信、勇敢的美好品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学会分析一般小说的方法。2.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掌握小说通过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3.揣摩文中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教学难点学会分析一般小说的方法。2.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掌握小说通过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3.揣摩文中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教具ppt课件课时共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请同学们翻到课文扉页的彩色图片——白洋淀,白洋淀有“华北明珠”之称,这里水光天色,四季竞秀:在春天,芦芽竞出,满淀碧翠;每到盛夏,蒲绿荷红,岸柳如烟;时逢金秋,芦花飞絮,稻谷飘香;隆冬季节,坚冰似玉,坦荡无垠。但在七十多年前,这里却遭到了日本侵略者铁蹄的蹂躏!在抗战时,白洋淀人民积极投身到保卫家园的民族战争之中。在美丽的白洋淀里,演绎出一幕幕抗日的传奇故事。如同学们熟知的《小兵张嘎》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发生在白洋淀里的传奇故事的小说——《芦花荡》,去认识一位无名的抗日老英雄。(板书课题和作者)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扫清字词障碍。1、作者简介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原名孙树勋,河北省安平县人。1913年4月6日出生。1937年冬投身革命,他的文学作品都是反映白洋淀人民英勇艰苦的对敌斗争生活的,赞颂他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主要作品有:《荷花淀》、《芦花荡》等,后来都收在《白洋淀纪事》,这是作者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的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和散文合集。2、检查预习生字词情况。提防(dī)疟子(yào)寒噤(jìn)吆喝(yāohe)蹿(cuān)仄歪(zè)飒飒(sà)泅着(qiú)转弯抹角(mò)张皇失措(huáng)编算:方言。这里有计划、盘算的意思。央告:央求。转弯抹角: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做事不直截了当。打牙跌嘴:方言,才夸口就出丑丢脸的意思。三、粗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大意。1、把握课文内容,思考并明确下列问题:问题1:本文体裁?这种体裁的三要素是什么?学生明确:小说。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板书)问题2: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用几句话复述下故事情节。(注意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的把握。)复述:《芦花荡》主要写了一个老英雄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一个老头子撑着一只小船,在白洋淀里无数次地穿过了敌人的夜间封锁,为游击队运输粮草、护送干部。他不带一枝枪,只靠那只灵巧的篙和水鸭子似的游水本领,在万亩苇塘里穿梭,从未发生一次意外,靠了他,游击队才维系了淀里淀外的交通联络。但有一次他护送两个女孩子在夜间穿越封锁线时,撞上了敌人的小火轮,一个女孩子负了伤。这个打击差一点使他失去了继续前进的力量;但他发誓要为女孩子复仇,第二天,他单身智斗敌人,一个个地收拾了他们,为女孩子报了仇。四、品读课文,自主欣赏,理解课文内容。1、组织讨论文章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梳理思路。问题1:本文一共多少个自然段,分为几个部分?每一部分主要写了些什么?明确:全文共63段,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8)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和主要人物。(为情节展开作铺垫)第二部分:(9-54)叙述老头子护送两女孩回苇塘途中的事。(开端、发展)——护送一层:写老头子载了两个女孩回苇塘找队伍。二层:写大女孩在冲破敌人封锁线时负了伤。三层:老头子为没能完成护送任务而内疚,发誓要为女孩报仇。(情节的一波三折)第三部分:(55-63)叙述老头子智惩鬼子,为大菱报仇,讨回了自尊。(高潮、结局)——报仇2、分析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掌握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形象。问题1:本文的主人公是谁?答:主人公:老头子。问题2:同学们知道的常用的刻画人物的手法有哪些?答:肖像(外貌)、语言、动作(行动)、心理、神态等。问题3:那么本文作者是怎样刻画主人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