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高一语文练习:9月26日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春兰****89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全国百强校】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高一语文练习:9月26日 Word版含答案.doc

【全国百强校】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高一语文练习:9月26日Word版含答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茶陵三中高一语文26日练习学案一、基础知识1、司马迁,_______史学家、文学家。《史记》原名__________,共_____篇,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五部分组成,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鲁迅称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张良出,要项伯良乃人,具告沛公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3、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鲰(zōu)生美姬(jī)飨(xiǎng)士卒要(yāo)项伯B、玉玦(qué)瞋(chēng)目目眦(cī)尽裂孰与君少长(cháng)C、戮(lù)力刀俎(zǔ)与臣有郤(xì)按剑而跽(jì)D、樊哙(kuài)姓靳(jìn)置车骑(jì)奉卮(zhī)酒为寿4、下列句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B、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C、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D、备他盗之出入于非常也5、下列句子与“为击破沛公军”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得复见将军于此B、吾属今为之虏矣C、竖子不足与谋D、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6、分别写出下列各句中通假字的借字和本字。(1)距关,毋内诸侯()(2)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3)张良出,要项伯()(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5)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6)不者,若属皆且为所俘()二、课外积累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金陵驿二首(选一)文天祥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前两联各运用了什么手法?都有什么作用?后面两联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都表现了哪些内容?2、在下面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对称的整句。坐下来,环视满庭花草,静静地想:花和草长了一院子,可是,杜鹃、山茶、桂花、含笑、太阳花、向日葵、兰花……没有一种是跟别的花草相同的,它们都各有特色。看见梅花便可以嗅到早春的气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桂花和红叶便可捎来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茶陵三中高一语文26日练习学案(答案)一、基础知识1、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共130篇,由本纪、世家、列传、书和表五部分组成,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C(A.“倍”通“背”B.“要”通“邀”C.“蚤”通:‘早’’)3、B(玦jué瞋chēn眦zī长zháng4、C(A、河北,河南:古义为“黄河以北,黄河以南”,今义是指我国的两个省;B、细说:在文章中的意思是“小人之言”,今义为“详细地说”;D、非常: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不同寻常;十分,很”)5、C(例句和C选项都是省略句,“为(吾)击破沛公军”,“竖子不足与(之)谋”;A、状语后置句;B、被动句;D、判断句)6、“内”通“纳”“蚤”通“早”“要”通“邀”“倍”通“背”“郤”通“隙”“不”通“否”课外积累首联运用了象征手法,以孤云无依无靠暗含现时人民和国家的遭遇,颔联以山河无依与“人民半已非”形成对比,突出人民的流离失所.颈联化用了刘禹锡《乌衣巷》中的诗句,突出了人民的孤苦无依,尾联又化用了“望帝啼鹃”的典故,表现作者为国献身的志向。(作此题时可回顾姜夔的《扬州慢》的手法)参考:看见榴花便知是五月榴花照眼明;苍松和腊梅象征了冬寒。(注意前面的提示语句和通感的修辞方法)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