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三部分 区域发展 第十六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课时演练.doc
上传人:努力****元恺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4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三部分 区域发展 第十六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课时演练.doc

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三部分区域发展第十六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第二节资源跨区域调配课时演练.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三部分第十六章第二节一、选择题(2021年河南郑州模拟)近十多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以及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我国天然气生产与消费增长迅猛。下图是2000—2014年我国居民天然气消费重心迁移路径统计图。据此完成第1~2题。1.2000—2003年天然气消费增长最快的地区是()A.长江三角洲B.重庆、四川C.珠江三角洲D.新疆、陕西2.明显反映西气东输工程引起天然气消费重心迁移的时段是()A.2002—2005年B.2005—2008年C.2008—2011年D.2011—2014年【答案】1.D2.B解析:第1题,图示2000—2003年天然气消费重心向西北大幅移动,说明西北地区天然气消费增长快。第2题,西气东输工程使东南部天然气消费增加,受其影响,天然气消费重心应向东南移动;图示2005—2008年,消费重心向东南移动幅度最大。其他时段重心移动距离小,或移动方向与西气东输方向不一致。(2021年山西朔州调研)2019年10月25日,我国首个海外独资超高压直流输电项目——巴西美丽山水电特高压直流送出二期项目(如图)正式投入运行。工程施工中的建筑物部分采用装配式建设,装配式是指建筑物主结构的柱、梁、地板、墙板均在工厂预制,在相关的连接处预留或预埋件。据此完成第3~4题。3.下列对输电工程建设难度影响较小的是()A.地形多变B.气候湿热C.人文差异大D.输电线路长4.工程建筑物采用现场装配式主要是为了()A.降低投资B.便于运输C.方便保养D.缩短工期【答案】3.D4.D解析:第3题,据图可以看出,输电线路跨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地势起伏大,热带雨林地区气候湿热,所经过地区人文差异明显,工人素质和语言交流都会带来不便,对建设难度影响较大;输电线路长对建设难度影响相对较小,线路长短主要影响投资量和工期。第4题,结合材料有关装配式的说明,建筑物的主结构在工厂里预制,可以减少钢筋水泥现场浇筑的时间,缩短工期;可以减少工人的工资支出,但在浇筑、吊装等机械化设备投资方面会增大;有些预制件可以便于运输,但有些大型的预制件会增加运输难度;装配式与建成后的保养关系不大。(2021年黑龙江大庆模拟)锦屏二级水电站位于四川省雅砻江锦屏大河弯上(如图),装机规模480万千瓦,是我国“西电东送”“川电东送”战略性关键工程,水电站通过截弯取直开挖隧洞引水发电,首部拦河闸仅高37米。据此完成第5~7题。5.影响锦屏二级水电站选址的主导因素是()A.径流季节变化小B.地质基础稳定C.人口密度小D.地势落差大6.与三峡水电站相比,锦屏水电站开发方式的优势是()A.发电量季节变化小B.航运条件改善明显C.减少耕地淹没和移民搬迁D.拦沙效果好7.与“川气东输”相比,“川电东送”对华东沿海地区的有利影响是()A.提高新能源利用比重B.缓解酸雨危害C.带动化工等产业发展D.缓解气候变暖【答案】5.D6.C7.D解析:第5题,锦屏二级水电站选址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故径流季节变化大;这里处于板块交界部位,且有喀斯特地貌分布,地质基础不稳定;水电站选址主要考虑修建条件,与区域人口密度关联度不大;该地位于高原山地向盆地过渡部位,地势落差大,水能丰富,成为选址的主要因素。第6题,三峡水电站的主要功能是防洪、发电、灌溉。与三峡相比,锦屏水电站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其开发方式在发电量季节变化、航运条件改善、拦沙方面都不突出,但锦屏水电站所在地淹没区域较少,该区域为山区,耕地少,人迹罕至,相比三峡的百万移民而言,该建设具有减少耕地淹没和移民搬迁的明显优势。第7题,与“川气东输”相比,“川电东送”主要输送水电,清洁无污染,可以减少华东地区使用天然气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从而缓解气候变暖。水电不是新能源;天然气、水电都不会造成酸雨危害。天然气可以用作化工原料,可以带动化工产业发展,但水电不能带动沿海地区的化工产业。塔霍河—塞古拉河跨流域调水工程主要用于供应西班牙东南部塞古拉河流域的农业灌溉用水、饮用水等。读图,完成第8~9题。8.西班牙实施塔霍河—塞古拉河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地理背景是()A.沿途地势平坦,施工难度小B.西班牙人口、城市集中在东南部C.塞古拉河流域水热配合差,且背风坡效应明显D.塔霍河流域降水丰富,水资源供应量大且稳定9.塔霍河—塞古拉河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实施,对塞古拉河流域环境的影响是()A.洪涝、地震等灾害频率减小B.城市地面沉降问题减轻C.大气污染普遍减轻D.土壤盐渍化程度减轻【答案】8.C9.B解析:第8题,调水沿线以山地为主,工程量大;西班牙人口、城市集中在沿海地区;塞古拉河流域地处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少雨,冬季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