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学习目标等腰三角形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剪一剪: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按图中的红线对折,并剪去阴影部分(一个直角三角形),再把得到的直角三角形展开,得到的三角形ABC有什么特点?折一折:△ABC是轴对称图形吗?它的对称轴是什么?找一找:把剪出的等腰三角形ABC沿折痕对折,找出其中重合的线段和角.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证法2:作顶角∠BAC的平分线AD,交BC于点D.∵AD平分∠BAC,∴∠1=∠2.在△ABD与△ACD中,AB=AC(已知),∠1=∠2(已证),AD=AD(公共边),∴△ABD≌△ACD(SAS),∴∠B=∠C.证法3:作底边BC的高AD,交BC于点D.∵AD⊥BC,∴∠ADB=∠ADC=90°.在Rt△ABD与Rt△ACD中,AB=AC(已知),AD=AD(公共边),∴Rt△ABD≌Rt△ACD(HL),∴∠B=∠C.解:∵AB=AC,BD=BC=AD,∴∠ABC=∠C=∠BDC,∠A=∠ABD.设∠A=x,则∠BDC=∠A+∠ABD=2x,从而∠ABC=∠C=∠BDC=2x,于是在△ABC中,有∠A+∠ABC+∠C=x+2x+2x=180°,解得x=36°.∴∠A=36°,∠ABC=∠C=72°.方法总结: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以得到角与角之间的关系,当这种等量关系或和差关系较多时,可考虑列方程解答,设未知数时,一般设较小的角的度数为x.【练习】如图,在△ABC中,AB=AD=DC,∠BAD=26°,求∠B和∠C的度数.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50°,则这个三角形的底角的大小是()A.65°或50°B.80°或40°C.65°或80°D.50°或80°方法总结: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已知一个内角,则这个角可能是底角也可能是顶角,要分两种情况讨论.建筑工人在盖房子时,用一块等腰三角板放在梁上,从顶点系一重物,如果系重物的绳子正好经过三角板底边中点,就说房梁是水平的,你知道为什么吗?想一想:刚才的证明除了能得到∠B=∠C,你还能发现什么?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简写成“三线合一”).画出任意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平分线、这个底角所对的腰上的中线和高,看看它们是否重合?1.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一定是锐角.2.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可能是锐角或者直角、钝角都可以.3.钝角三角形不可能是等腰三角形.4.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一定垂直底边.5.等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互相重合.6.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一定平分顶角.已知点D、E在△ABC的边BC上,AB=AC.(1)如图1,若AD=AE,求证:BD=CE;(2)如图2,若BD=CE,F为DE的中点,求证:AF⊥BC.证明:(1)如图1,过A作AG⊥BC于G.∵AB=AC,AD=AE,∴BG=CG,DG=EG,∴BG-DG=CG-EG,∴BD=CE.(2)∵BD=CE,F为DE的中点,∴BD+DF=CE+EF,∴BF=CF.∵AB=AC,∴AF⊥BC.方法总结:在等腰三角形有关计算或证明中,有时需要添加辅助线,其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是常见的辅助线.2.如图,在△ABC中,AB=AC,过点A作AD∥BC,若∠1=70°,则∠BAC的大小为()A.40°B.30°C.70°D.50°3.(1)等腰三角形一个底角为75°,它的另外两个角为______;(2)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36°,它的另外两个角为____________________;(3)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120°,它的另外两个角为______.4.在△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与AC所在的直线相交得的锐角为50°,则底角的大小为___________.5.如图,在△ABC中,AB=AC,D是BC边上的中点,∠B=30°,求∠BAD和∠ADC的度数.6.如图,已知△ABC为等腰三角形,BD、CE为底角的平分线,且∠DBC=∠F,求证:EC∥DF.【拓展】A、B是4×4网格中的格点,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请在图中标出使以A、B、C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所有格点C的位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