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实验专题复习.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4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一化学实验专题复习.doc

高一化学实验专题复习.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考化学实验题分析及2009年实验复习对策仔细分析2007年高考化学实验题的特点,研究2008年高考复习的对策,预测2008年高考化学实验题的趋势,对2008年的高考无疑是有好处的,笔者就有关07年化学实验题的特点和08年的复习对策综述如下,以期抛砖引玉。从书本实验取材,注重对课本实验的延伸、拓展、综合等改造一、从书本实验取材,注重对课本实验的延伸、拓展、(07重庆理综第27题)某兴趣小组设计出右图所示装置来改进教材中“铜与硝酸反应”实验,以探究化学实验的绿色化。方案甲乙丙反应物Cu、浓HNO3Cu、稀HNO3Cu、O2、稀HNO3(1)实验前,关闭活塞b,试管d中加水至浸没长导管口,塞紧试管c和d的胶塞,加热c。其目的是。(2)在d中加适量NaOH溶液,c中放一小块铜片,由分液漏斗a向c中加入2mL浓硝酸。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馏水,c中的实验现象是。。。再由a向c中加2mL蒸(3)上表是制取硝酸铜的三种方案,能体现绿色化学理念的最佳方案是理由是。(4)该小组还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证明氧化性KMnO4>Cl2>Br2。操作步骤为是二、逆向设问以前考“气密性检验方法”,现在考“关闭某活塞给某处微热的目的是什么”;以前考“发生倒吸的原因”,现在考“不会发生倒吸的原因”;以前考试剂的作用,现在考用什么试剂。(07上海化学第26题)实验室模拟合成氨和氨催化氧化的流程如下:,实验现象为。;但此实验的不足之处已知实验室可用饱和亚硝酸钠(NaNO2)溶液与饱和氯化铵溶液经加热后反应制取氮气。(1)从右图中选择制取气体的合适装置:氮气、氢气_____;(2)氮气和氢气通过甲装置,甲装置的作用除了将气体混合外,还有;(3)氨合成器出来经冷却的气体连续通入乙装置的水中吸收氨,________“会”“不会”发生倒吸,(或)原因是:;(4)用乙装置吸收一段时间氨后,再通入空气,同时将经加热的铂丝插入乙装置的锥形瓶内苁共勘3趾烊鹊脑蚴?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锥形瓶中(5)写出乙装置中氨氧化的化学方程式:(6)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内的溶液中含有H、OH、+、离子。三、关注实验细节和边角知识这样可以将“亲手做过实验”的学生与“没做过实验”的学生区分开来。2007年广东化学10题“排滴定管气泡的方法”、“取分液漏斗上层液体的方法”;2007上海考“泥三角”、“萃取后物质的分离”。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科学教育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要求学生不仅在学校中动脑动手,更要在生活中用心用眼去观察。学校化学实验虽然不断被冠以“重视”、“加强”的词语,但高中实验教学始终停留在多动眼、多动耳、多动嘴、少动手的“学”实验和机械动手不动脑的做“实验作业”状态,始终落后于高考实验命题的改革。四、学会读懂图表信息(江苏07有三道大题是以表格数据的形式给出信息)(07海南化学第17题)下表是稀硫酸与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金属实验序号金属质量/g状态C(H2SO4)/mol·L-1V(H2SO4)/mL溶液温度/℃反应前2反应后3423523623523623535023424440100501252520025050500金属消失的时间/s10.10丝0.550020.10粉末0.550030.10丝0.750040.10丝0.850050.10粉末0.850060.10丝1.050070.10丝1.050580.10丝1.150090.10丝1.1500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4和5表明,表明同一规律的实验还有对反应速率有影响,(填实验序号);(填实验序号);,其实验序号是;反应速率越快,能(2)仅表明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实验有(3)本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还有(4)实验中的所有反应,反应前后溶液的温度变化值(约15℃)相近,推测其原因。五、充分利用题干信息与已学知识的衔接(06江苏18)(10分)苯甲醛在医药、染料、香料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实验室通过下图所示的流程由甲苯氧化制备苯甲醛。试回答下列问题:⑴Mn2O3氧化甲苯的反应需要不断搅拌,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⑵甲苯经氧化后得到的混合物通过结晶、过滤进行分离。该过程中需将混合物冷却,其目的是____。⑶实验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分别为_______、_______。⑷实验中分离甲苯和苯甲醛采用的操作Ⅰ是_______,其原理是__。⑸实验中发现,反应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