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幼儿园比多少教案幼儿园比多少教案集锦13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比多少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幼儿园比多少教案1活动目标:1、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和一样多。2、在活动中会用语言表达多少和一样多的数量关系。3、愿意和同伴一起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5、发展目测力、判断力。活动准备:1、娃娃图片2、帽子、围巾、口罩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1、出示图片师:冬天来了,天气越来越冷,小朋友出门要带上帽子、围巾好口罩。二、帽子和围巾比较多少。1、师:图上有什么?(帽子和围巾)有几顶帽子?(2顶帽子)用数字几来表示?2、几条围巾?(3条围巾)用数字几来表示?3、帽子和围巾哪个多?三、围巾和口罩比较多少1、有几条围巾?(3)几只口罩?(2)2、各用数字几来表示?3、围巾和口罩哪个多哪个少?四、小朋友和口罩比较多少1、有几位小朋友?(3)用数字几来表示?2、有几只口罩?(3)用数字几来表示?3、帮小朋友带上口罩。教学反思1、通过游戏,让幼儿学习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及一样多2、培养幼儿的活泼开朗的形格。3、活动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有待完善4、幼儿由于年龄小还不能掌握这节课要达到的目标。5、听取专家、老师们的见意后,完善到教学活动中,使这节课更完美。幼儿园比多少教案2活动目标会用对应的方法比较5个以内物体的多、少和一样多。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发展目测力、判断力。重点和难点让幼儿利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发现两个物体集合之间的数量关系。说明:一一对应是比较物休的集合是否相等的最简便、最直接的方式。通过一一对应,不仅可以比较出两个集合之间量的大小,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发现相等关系,这是幼儿数概念产生的一个关键性步骤。因此,让幼儿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中自己“发明”一一对应的方法,并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去发现两个物体集合之间多、少和等量关系是至关重要的。材料和环境创设1.材料:诱发对应性材料--碗和调羹、杯子和杯盖、娃娃和帽子、小兔和青菜、……。自发对应性材料--雪花片和木珠、红积木和绿积木、苹果和香蕉、汽车和飞机等等。以上材料可用实物,也可用图片。2.环境创设:将以上材料按难易程度编号放暨在数学活动区内供幼儿操作摆弄。设计思路一一对应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重叠,另一种是并放。对于幼儿而言,通过重叠的方法更容易发现两个集合之间的对应关系,所以在活动区内应该先投放可供幼儿进行重叠比较的材料,然后再提供并放对应的材料。这样便于幼儿“发明”一一对应的方法,并通过这种方法发现物体之间的数量关系。可供幼儿进行一一对应操作活动的材料有两种,一种是诱发对应性材料,即两种材料之间有内在联系。另一种是自发对应性材料,那两种材料之间没有内在联系。很显然,前一种材料容易引发幼儿的对应行为,因此,应该先让幼儿操作诱发对应性的材料,当幼儿形成了一一对应的意识后,则应多提供自发对应性的材料,使幼儿能自觉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去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从而真正形成通过一一时应确定等量的观念。一一对应地比较出两个集合之间的数量关系是一种不经计数比较的前数概念,因为它并不依靠对数的理解,相反,它是这种理解的一个基础。因此,在活动中教师不要向幼儿传授一一时应的方法,而应该让幼儿自己去发现,这才有利于幼儿认知结构的发展,有利于他们以后对数概念的理解。活动流程操作探索活动->讨论归纳活动->巩固操作活动1.通过操作探索活动让幼儿“发明”一一对应的方法。并发现两个物体集合之间的多、少和等量关系。说明各种操作材料应按难易编号后放置在数学活动区内。教师引导幼儿按次序开展操作活动。2.通过讨论归纳活动及幼儿确立通过一一对应确定等量的观念。(l)出示可重叠比较的诱发对应性材料,如小朋友和椅子,让幼儿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说明教师出示教具时,一组物体可排列整齐,另一组物体应放成一堆,然后通过提问,如“怎样才能知道小朋友多还是椅子多?启发幼儿提出对应的方法,并请幼儿操作验证。(2)出示可并放比较的自发对应性材料,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3)出示有一定间隔距离的一排积木,让幼儿用另一种颜色的积木做一个等量集合,并讨论为什么这两组积木是等量的。(4)出示两头对齐,中间间隔距离有异的两组物体的图片,让幼儿辨别其是否等量。3.通过巩固操作活动提高幼儿对应的技能。说明:教师可在数学活动区内提供数目超过5,或各种排列形式的材料,以增加对应。反思:这次活动我采用了分组教学的方式,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关注到每个幼儿,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人数少,能提高幼儿学习的专注程度。在操作规则上对幼儿提出了细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