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和新医改需要,提高卫生信息化人才培养质.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和新医改需要,提高卫生信息化人才培养质.doc

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和新医改需要,提高卫生信息化人才培养质.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和新医改需要,提高卫生信息化人才培养质量【摘要】本文结合全教会精神、教育规划纲要及新医改精神的学习,认为教育规划纲要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设计了路线图,提出高等教育发展应紧密结合医疗卫生行业改革与发展实际需要,并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激发医药卫生信息化人才需求角度出发,提出我国卫生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对加强卫生信息化人才培养,提高卫生信息化人才培养质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正文】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根据党中央这一战略部署,国家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为未来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绘制了宏伟蓝图。作为一名高等教育工作者,认真学习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用以指导教育教学与管理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教育规划纲要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设计了路线图教育规划纲要中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都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基于这样的共识,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指导思想,确立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二十字工作方针。规划纲要从总体战略、发展任务和体制改革三个方面,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设计了路线图。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为了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规划纲要提出要“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要“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这些为我们培养医疗卫生信息化人才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二、高等教育发展应紧密结合医疗卫生行业改革与发展实际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这三个职能都离不开行业背景。作为医学院校,无论是讨论人才培养,还是讨论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都必须在医疗卫生行业背景下进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9年出台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作为医学高等教育工作者,既要了解国家教育发展规划,也不能忽略对医疗卫生领域政策和规划的关注。通过对国家教育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和新医改精神的学习,使我们对未来卫生信息化人才培养有了新的认识。三、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激发医药卫生信息化人才需求本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俗称“一个目标、四梁八柱”,“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作为“八柱”之一提出来,体现了新医改对医药卫生信息化的重视。同时,未来配合新医改方案的实施,中央及各级政府在近三年内增加8500亿元的政府卫生投入。而在进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人才”是根本,是基础,是实现新医改目标的重要保证,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特别是专项资金的投入,扩大了医疗信息化人才的需求,引发业界对各医科院校医学信息专业人才培养状况的广泛关注。卫生部副部长尹力指出,卫生信息化是现代医学模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迫切需要。要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例和远程医疗为切入点,逐步建立共享的基础数据资源库,为推动卫生信息化建设提供保障。要把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监管能力作为卫生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卫生部在卫生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中设计了卫生信息化建设的“3521”工程的总体框架,即建设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三级卫生信息平台,加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综合管理5项业务应用,建设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2个基础数据库和1个专用网络建设。要整合现有的卫生信息化资源,尽快研究完善区域之间、医院之间、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医疗机构与社会保障机构之间、医疗服务监管与医疗提供之间的信息共享办法,实现互联互通。要建设一支既懂信息技术,又了解卫生工作需要的卫生信息化人才队伍。四、对我国卫生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思考从上述规划的阐述中,我们看到了医学信息学相关专业的良好发展前景,我们应该抓住这个大好机遇,适度扩大招生规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及新医改的需要。(一)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形成人才培养特色目前,我国开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医科院校仍在探索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我们认为,医学院校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应具备“∏”型的知识结构,既以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为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