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角分类精品教学设计【精品多篇】摘要:角分类精品教学设计【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角的分类》教学设计方案参考篇一一、教学内容:教材的内容和练习五的有关习题。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理解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的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按一定标准分类。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依据角的度数区分各种角。难点:平角、周角的认识及三种特殊角之间的关系。四、教学方法:教法:直观演示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法。学法:实践操作法。五、教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一套。学具:活动角、量角器、长方形纸和圆形纸各一张等。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那我就出个谜语,大家猜猜看是什么?请听好“有风不动无风动,不动无风动有风”。打一生活用品。(扇子)真棒,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把扇子。一边出示扇子,一边演示折扇的打开过程。让学生观察。问:你发现了什么?(有大小不同的角)师:折扇的扇柄相当于角的两条边,角的两条边叉开的大小不同,所以角就有大小之分。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角的分类。(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一)、认识锐角、直角、钝角、平角。1、师:请同学们取出活动角,大家用活动角转出一个你认识的角,并说说你转出的是什么角?(学生动手操作)2、师:你转出的是什么角?你认为什么样的角可以称它为锐角?直角?钝角?(师同时板书)3、归纳整理。直角是90°,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4、认识平角。生:我转出的角是平角。师:我们以前已经认识了锐角、直角、钝角,而平角正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角家族的新成员,某某同学说说你是怎么认识平角呢?生:我通过预习知道的。(我妈告诉我的)……师:那你能不能演示一下你刚才是怎么转出平角吗生演示。师:真厉害!请大家看课件演示平角的形成。师:平角也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当角的两条边成一条直线时,这样的角就叫做平角。全班齐读。师:同桌之间试边说边转出平角。(利用自己备好的活动角)4、归纳整理。(二)、认识周角。师: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锐角、钝角、直角、平角,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一起轻松一下。1、老师说出一种角,你们用活动角转出这种角,比一比看谁做的又对又快。开始!2、老师转动活动角,你们说出是什么角。开始!(当活动角转动一周两条边重合时)问:这是角吗?(可能部分学生知道是周角)3、课件演示周角的形成过程:(这是一条射线绕端点旋转一周组成的图形,叫做周角4、介绍周角各部分的名称。5、你还在哪儿见到过这样的角?学生可能回答:①折扇。(提供教具让学生看)②活动门。(大型百货商店、大酒店会看到的一种转动大门)(三)、探索三种角的关系师:周角、平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平角和直角呢?这三种角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师:请同学们取出课前准备的圆形纸片,用你的圆形的纸片对折两次,然后依次打开,看看你能从中发现周角、平角、直角的关系吗?(四人一组讨论,派代表汇报结果,师同时板书。)一周角=2平角一平角=2直角一周角=2平角=4直角练习:课本42页下面的“做一做”。师:老师这里也有首顺口溜,让大家灵活地记着这5种角的关系,齐读:“一周二平四直角,关系密切不得了。钝角介于直平间,锐角不大比直小。”师:谁能说说是什么意思?三、反馈练习师:看来同学们学的很好,下面我们来进行闯关游戏。1、第一关:判断:①直角总是90°。()②锐角都小于90°。③大于90°的角是钝角。()④钝角都大于90°。()⑤平角是一条直线。⑤周角是一条射线。()2、第二关填空:(1)80°角与()°角能拼成一个直角。(2)一个平角与一个钝角的差,一定是()角。(3)一个直角与锐角的和,一定是()角。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设计:练习五的3、4题。六、板书设计:角的分类锐角钝角周角平角直角小于90°大于90°360°180°90°而小于180°1周角=2平角=4直角《角的分类》教学设计方案参考篇二【教学内容】:人教实验版第七册课本例2、例3及练习五1、2、3题。【设计理念】:根据小学生自身特点,本课运用谜语导入新课,引出新的知识内容。通过演示、学生动手操作,激发了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学中让学生动手画、观察、比较、讨论、合作、探究,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有意识的让学生在旋转活动角的过程中出现的两个特殊角,自己提出问题,为学生创造了质疑的空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再次,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体验感知,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有好多种分类方法,选择最合理的一种。在这个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最后通过应用深化,知识拓展使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这样开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