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急性白血病病人的护理一、概述发病情况二、急性白血病病人护理【疾病概要】(二)临床表现贫血高热常提示继发感染,主要与成熟粒细胞明显减少相关。常见的感染是牙龈炎、口腔炎、咽峡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肠炎、肛周炎等,严重感染有败血症等。最常见的致病菌为最常见的致病菌为G-杆菌(3)出血:约40%患者以出血为早期表现。可发生在全身各部位,表现为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和月经过多、眼底出血等。出血主要是血小板明显减少,血小板功能异常、凝血因子减少、白血病细胞浸润、细菌毒素等均可损伤血管而引起出血。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易并发DIC,而出现全身广泛出血,如颅内出血。出血(4)白血病细胞浸润的症状1)淋巴结和肝脾大:急淋较急非淋多见。2)骨骼和关节疼痛:常有胸骨下端压痛。3)眼部因绿色瘤或粒细胞肉瘤出现眼球突出、复视或失明。4)白血病细胞浸润口腔和皮肤,可出现牙龈增生、肿胀,皮肤出现蓝灰色斑丘疹,局部皮肤隆起、变硬,呈紫蓝色结节。5)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以急淋最常见,以儿童尤甚,表现为头痛、头晕、烦躁,严重时出现呕吐、颈项强直、抽搐、昏迷。2、体征皮肤黏膜苍白,皮下出血,肝、脾、淋巴结肿大,视力下降,眼球突出,无痛性睾丸肿大,胸骨下段局部压痛。肝脾肿大颈部淋巴结胸骨压痛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1)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大多数患者增高,晚期更显著,也可正常或减低。涂片分类可见原始和幼稚细30%~90%。正细胞性贫血。不同程度的血小板减少。(2)骨髓象是诊断白血病的主要依据和必做检查。诊断标准:FAB:原始细胞/骨髓有核细胞≥30%,WHO:原始细胞≥20%有核细胞显著增生,以原始细胞为主。白血病“裂孔现象”。正常幼红细胞和巨核细胞减少。急非淋细胞化学染色可见奥儿(Auer)小体。(3)血生化:血尿酸升高,特别是化疗期间增加,因大量白血病细胞化疗破坏所致。(4)细胞化学染色白血病的原始细胞有时形态学难以区分,可借助细胞化学染色作出鉴别。(5)细胞免疫学检查:用于识别白血病细胞系列抗原,对急性白血病各型或各亚型的诊断与鉴别。(6)其他检查:染色体分析,脑脊液检查等。(三)治疗原则急性白血病化疗常用药物柔红霉素(DNR)(1)诱导缓解:是指通过联合化疗,迅速、大量杀灭白血病细胞,恢复机体正常造血功能,使病人迅速获得完全缓解(CR)。完全缓解的标准:①病人的症状和体征消失;②外周血象的白细胞分类中无白血病细胞;③骨髓象中相关系列的原始细胞与幼稚细胞之和<5%.病人能否获得CR,是急性白血病治疗成败的关键。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方案诱导缓解治疗:VP(基本方案):长春新碱+泼尼松(2-3周)CR率:儿童88%,成人50%。DVLP:柔红霉素+长春新碱+门冬酰胺酶+泼尼松(共4周)CR率:75-92%。诱导缓解后治疗方案:维持治疗传统上一般进行3年,周期:每12h/次,连用三天,间隔三周,常用大剂量的阿糖胞苷(Ara-C)或甲氨蝶呤(MTX)。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化疗方案诱导缓解治疗:标准诱导治疗方案是柔红霉素(DNR,第1~3天)+阿糖胞苷(Ara-C,静脉持续滴注,第1~7天)即所谓的“DA3+7”方案,该方案年龄<60岁的AML。患者完全缓解(CR)率为50%~80%。诱导缓解后治疗:当AML达CR后为了清除微小残留病减少复发必须进行诱导缓解后治疗。常用大剂量的阿糖胞苷(Ara-C),2-3年。(2)缓解后治疗目的:是继续消灭体内残存的白血病细胞,防止复发,延长缓解期,争取治愈。方法: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3)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防治:①防治:腰穿鞘内注射甲氨蝶呤、阿糖胞苷;②加用地塞米松:防治急性化学性蛛网膜炎;③颅部放射线照射和脊髓照射;2、对症支持治疗(1)高白细胞血症的紧急处理:白细胞淤滞症:白细胞>200×109/L,病人表现为呼吸窘迫。当白细胞>100×109/L,应紧急使用血细胞分离机,单采清除过高的白细胞。同时给化疗药物和水化。并预防高尿酸血症、酸中毒、电解质平衡紊乱和凝血异常等并发症。(2)防治感染:白血病病人正常白细胞数量少,易发生感染,尤其在化疗后,病人中性粒细胞减少,宜住层流病房或消毒隔离病房。发热患者必须给予经验性抗生素,并进行可疑感染灶的病源菌培养,并据此结果更换合适抗生素。(3)成分输血①输浓缩红细胞,维持Hb>80g/L。②白细胞淤积时不宜立即输红细胞。血小板计数过低输单采血小板悬液,维持血小板>20×109/L。(4)防治高尿酸血症肾病:多饮水或给予静脉补液、碱化尿液和口服别嘌呤醇。3、造血干细胞移植:根治标准治疗。急性白血病应尽早在第一次完全缓解时进行,自体、异体移植均可采用。移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