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单元-《分数混合运算》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公开课.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6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单元-《分数混合运算》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公开课.pdf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单元-《分数混合运算》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公开课.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题名称:分数混合运算一、教学内容分析1.教学主要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三课时的例4分数混合运算2.教材编写特点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分数除法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教学的,它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巩固,又是以此为载体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例4以小红剪彩带做纸花送同学为题材,通过解决问题,引出涉及分数除法的混合运算,使学生感悟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对分数同样适用3.教材内容的核心数学思想类推、迁移二、学生分析1.学生已有知识基础本节课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分数除法的计算、整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及正确计算的能力。2.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学习该内容的经验学生已具备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能力,因此例4能较好地激发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愿望;同时学生也已具备较好的类推、迁移能力,对迁移出分数四则运算的顺序应该是顺利的。3.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的困难在混合运算中学生最大的问题是面对不同题型如何准确灵活地解决。4.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方式和学法分析计算课好理解但需要学生做一定量的题目,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要想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教学方法上采取放手与发现法能较好的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学习方式上采取自主解决、小组交流,在交流中认可学生的方法,对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影响深远,由此从中体会数学的严谨美。三、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在类比、迁移中体会整数四则运算顺序与分数混合运算顺序相同,能正确计算分数混合运算题目。2、结合具体情境,能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3、在自主、交流中,进一步感悟类比、迁移的数学思想。重点: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相同;能正确计算分数混合运算题目。四、教学活动一、复习(时间:5分钟)1、填空。(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或加减法,运算顺序是();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运算顺序是先算(),后算()。(2)在一个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后算小括号外面的。(3)在一个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后算(),最后算()。2、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1)428+63÷9-17×5(2)1.8+1.5÷4-3×0.4(3)3.2÷[(1.6+0.7)×2.5](4)[7+(5.78-3.12)]×(41.2-39)(设计意图:回顾旧知,为顺利迁移类推出分数混合运算顺序作准备。)二、自主解决迁移类推(时间:17分钟)1、教学例4(1)学生读题,尝试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生:要求还剩几朵花,先要求出8m的彩带一共做几朵花。(2)板书解题思路及算式。2板书:先求8m的彩带一共做几朵花:8÷3=12(朵)再求还剩的朵数:12-4=8(朵)(3)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后,再次明确运算顺序,进行计算。28÷3-4=12-4=8(朵)得出:有除有减的分数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一样,先算除法后算减法。(设计意图: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看到已经掌握的混合运算顺序对分数同样适用。)2、试一试,完成34页的做一做(1)学生独立完成第一题,然后全班校对。引导学生比较计算分数连除或连乘除的两种算法,通过比较,使学生发现统一约分后再计算比分步计算简便。得出:分数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顺序一样;在分数乘除混合运算中,一次约分比较简单。(2)学生读题理解第2题,指明说解题思路,学生独立完成。(设计意图:在试一试中,进一步完善对分数混合运算顺序的认识,同时在对分数连除、乘除中如何计算更为简便进行比较。)三、巩固练习。(时间:12分钟)1、练习九第1题。后两题要求学生先说运算顺序再计算。2、练习九第2-4题(1)第2题:引导学生从分率角度考虑,15层就是有15份,6楼楼板到地面的高度实际511只有5层,那么5层占总份数的15即3,也就是求42m的3是多少。(2)第3题第一问:可以录入这篇论文的几分之几?引导学生先求每小时录入了这篇论文的几分之几,再求8小时可录入这篇论文的几分之几。如果学生还有别的方法,只要合理,都应予以鼓励。13(3)第4题有两种方法:A、可以先求一共能装多少袋,列式:240÷4×4;31B、可以先求装完的3/4有多少千克,列式:240×4÷4。(设计意图:在学生解决一系列的生活实际问题中,既提高了能力,又感悟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四、师生共同总结。(时间:1分钟)一、复习(时间:5分钟)1、填空。(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或加减法,运算顺序是();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运算顺序是先算(),后算()。(2)在一个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后算小括号外面的。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