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分数混合运算教学设计(集锦1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分数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分数混合运算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2.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计算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做题的.正确率。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1.板演练习:(1)88210+1(2)88[2(10+1)]2.口算:3.填空:4.订正板演题。提问:这两道题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那么运算顺序是什么?(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演算;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应该先算乘除法即二级运算,再算加减法即一级运算;在含有括号的算式中,应该先脱掉小括号,再脱掉中括号。)(二)学习新课1.引出课题。提问:这两道题与板演题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相同点:都是四则混合运算;不同之处:板演题是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这两道题是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分数四则混合运算。)2.讲授新课。(1)小组讨论:想一想,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2)汇报讨论结果: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3)讨论例题。①对例1提出问题:这个算式里含有几级运算?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这个算式含有两级运算,应该先算除法,再算加法。)试做例1。用投影仪进行订正,并请有错误的同学找出错误的原因,防止再出现类似的错误。分数混合运算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学习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进行分数乘除混合运算,并用分数乘除混合运算解决问题。2、指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对计算方法的探索。3、能积极参加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课前口算练习二、交流汇报导学本的第一个问题;整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三、印证导学本的第二个问题: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是什么?与整数乘除混合运算有什么区别?(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谈话:同学们,今天布艺小组的同学要给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准备节日礼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情境图)【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1、提出问题,明确目标谈话:仔细观察画面,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观察画面,从中寻找数学信息。学生可能会提出一步计算的问题,如:这些布能制作多少顶帽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列式。教师并进一步启发学生:还有什么数学问题?【设计意图】如果学生没有提出两步计算的问题,可以鼓励引导他们提出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2、交流,明确解题思路学生会提出“送给幼儿园多少顶帽子?”这个问题,重点解决这个问题。谈话: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解题思路呢?学生思考后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因为送给幼儿园的帽子占这些帽子的,所以,要求送给幼儿园多少顶帽子,应先求出6米布能做多少顶帽子。求6米布能做多少顶帽子,就是求6米里面有几个米应该用除法来算。而求送给幼儿园的帽子有多少,就是求帽子总数的是多少,应该用乘法来算。可以分步来求,也可以列综合算式求。【设计意图】在这里尽量先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让他们尝试自己来解决问题,同时注意尊重学生的.想法,给他们相互交流的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解决问题谈话:明确了解题思路,同学们能不能自己列式计算呢?给学生时间让他们进行独立列式。【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刚才的交流结果进行独立的列式,教师进行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4、组织交流。谈话:谁能给大家讲解一下你的求法?分别选择分布求法和综合算式的学生进行讲解。在你自己经过计算以后,你有什么经验要和同学们分享?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引导学生对比分步式与综合式,体会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设计意图】尽量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进行讲解、讨论、对比、分析。5、讨论:分数乘除混合运算应该怎样计算?引导学生归纳:分数乘除混合运算或分数连除中,遇到除以一个数时,只要乘以这个数的倒数,就可以把乘除混合运算转化为分数连乘。【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对比、交流,找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1、自主练习1、4出示题目:小林骑自行车去郊游。去时平均每小时行12千米,小时到达。原路返回时只用了小时,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学生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