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语文教案【精品】小学语文教案八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小学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认识本课的2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3、能基本读懂课文,了解树的年轮。树冠的的有关知识。培养对科学的兴趣。教学准备:制作电脑课件:>;课外阅读有关年轮的科普知识。课时安排:一、观察课件,导入新课。1、展示树的形貌。年轮的课件,让学生观察树冠南北两面的疏密形态,年轮的.圆圈及其宽窄形状。,结合课外搜集的有关树的资料,从科学知识的角度介绍观察的画面。2、今天学习>,课文里小槐树贺老槐树的谈话真有意思,他们说什么呢?3、自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词句。、提出读不懂的问题。二。初读。感知。1、找三名学生接读全文。(边读边解决读中遇到的词句问题)2、默读,思考:从小槐树和老槐树的谈话里,你了解树的哪几点知识,并在课文里划出记号。3、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交流的情况,根据学习交流效果,但是否需要集体交流)交流后,把几点简略的写在笔记本上。三、分角色朗读。评读。1、在小组内,分角色朗读练习。(体验角色,揣摩朗读语气。)2、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评读。四、读文画画。读读课文中年轮部分的谈话。再弄懂年轮后,画出年轮图,并标出树龄和方向。教师找几幅图展示。五、布置作业。画好年轮图,回家给父母介绍年轮知识。小学语文教案篇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男孩,别哭”四个字在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蕴含的意义过程与方法联系课文正确理解词语意思情感与价值观感知课文内容,从故事中得到启示,获得战胜困难的勇气。重点难点:1、感知课文内容,理解“男孩,别哭”的深刻含义。2、难点:从故事中得到启示,获得战胜困难的勇气。教学方法:教学时我采取引导法,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然后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最后结果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题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读课题。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自学要求(1)学生自由地轻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在不理解的词句旁做上记号,准备质疑。(3)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3、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相机指导。(2)理解词语。蜿蜒:(山脉、河流、道路)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趔趄:身体歪斜,脚步不稳。重若千钧:形容担子很重。三、品读课文,理解感悟1、默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1)试着给课文划分意义段。(2)四人小组相互交流、讨论。(3)指名汇报,师生评议。第一段(第1-2自然段):介绍家乡山雨的.特点。第二段(第3-6自然段):回忆“我”10岁那年被山雨所困的情景。第三段(第7自然段):“我”对“男孩,别哭”四个字的感悟。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归纳学法:将课文各部分内容连接起来,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四、课堂总结1、回顾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因为从那一刻起作者明白了男子汉要勇于面对困难,积极地想办法应对困难。)五、作业布置完成课后题目。六、板书设计男孩,别哭男孩:遇到山雨——哭泣深沉父爱面对困难,学会坚强父亲:吆喝扶起——别哭过渡小学语文教案篇3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1、谈话激趣(1)今天,老师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不高兴的事,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处理的呢?(2)齐读课题,学习生字“玲”。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玲”。二、尝试学习、读文识字。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2、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3、合作学习(1)同桌合作学习课后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纠。(2)尝试让学生当老师,主持学习生字。教师引导:平时我们都用哪些游戏识字的?你来当一回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学生说出一种识字游戏方法,就让该学生当老师主持这游戏。(3)四人小组讨论识记这些生字。(4)全班交流。三、整体感知、初步了解。1、小组内读课文,互评互纠正,推荐一位组员。读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推荐的组员再次读课文,纠正读音。3、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4、教师引导事情的三要素:起因、经过、结果。全班同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起因:画弄脏,来不及画。(坏事)经过:在弄脏的地方画了只小花狗。结果:得了一等奖。(好事)5、置疑:一件坏事怎么变成了好事,其中有什么奥妙吗?我们下堂课学习。四、指导观察、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