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一课一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上传人:骊蓉****23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1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一课一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一课一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考点1隋朝兴亡1.(2019·北京顺义区高一合格考试)“开皇十四年,人苦饥乏。是时仓库盈溢,竟不允许赈给。”此事发生在()。A.秦始皇统治时期B.隋文帝统治时期C.隋炀帝统治时期D.唐玄宗统治时期答案:B解析:题中的引文是唐太宗说的,意思是:隋朝开皇十四年遇到大旱,百姓大多忍饥挨饿。当时国家粮仓贮存甚丰,可是朝廷竟不肯用粮食拯济灾民,下令让老百姓自己想办法,这里的皇帝指的就是隋文帝,故B项正确。秦始皇开创皇帝制度,但在位时期无年号,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隋炀帝在位时期,国库充盈,但挥霍无度,终导致政权覆灭,排除C项;因为“开皇”是隋文帝的年号,不是唐玄宗的年号,故D项不符合题意。2.(2019·河北唐山一中高一合格考)据史料记载,开皇三年(583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诏举“贤良”。开皇十八年七月,又令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这表明隋文帝时()。A.恢复实施察举制B.道德品行成为选才的唯一标准C.科举制全面实施D.开始采用分科考试来选拔官员答案:D解析:由材料“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说明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来选拔官员,故选D项。察举制是地方向中央举荐,排除A项;由材料“清平干济”,排除B项;由“曾下诏举‘贤良’”,可见科举制尚未全面实施,排除C项。3.(2019·福建泉州高一选考)据史料记载,隋亡4年后,太原的官仓还存放着10多万匹布帛,贮藏的粮食可供当地几万军队吃上10年。长安的储备物资,直到隋亡20年后仍在使用。这说明隋朝()。A.北方仍然是全国的经济中心B.社会经济得到较大发展C.社会财富都集中到国家手中D.贫富分化加剧导致灭亡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隋亡4年后,太原的官仓还存放着10多万匹布帛,贮藏的粮食可供当地几万军队吃上10年。长安的储备物资,直到隋亡20年后仍在使用”,说明隋朝时期社会经济得到较大发展,物资丰富,从而储备充足。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A、C、D三项。4.(2019·湖南岳阳高一选考)隋炀帝在位时期的许多措施对后世泽被深远,但隋朝却短命而亡。史学家评论时说:他错就错在把这许多措施放在一起做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隋炀帝采取的措施违背了时代潮流B.隋朝的灭亡对后世影响深远C.指出了其灭亡的根源是制度腐败D.该评论分析了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答案:D解析:隋炀帝在位期间功绩不可抹杀,但是众多事情放在一起导致了隋朝的灭亡,故材料评论的是隋朝的灭亡,故D项正确。A项违背历史潮流说法错误;B项中影响深远不符合题意;C项中灭亡的根源说法错误,不是制度问题,是暴政所致。考点2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5.(2019·浙江宁波高二期中)唐太宗说:“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乎?”(《贞观政要》)从这种认识出发,唐太宗采取了什么措施使唐初经济逐步恢复?()A.知人善任,虚怀纳谏B.革新政治C.兴科举,以儒为师D.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答案:D解析:题干“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的核心意思是国就像一棵大树,而百姓就是树根,如果树根稳固,树才能枝繁叶茂。可见材料的意思是君主要实行休养生息,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发展,故选D项。“知人善任,虚怀纳谏”是用人方面的措施,排除A项;“革新政治”是政治方面的改革,排除B项;“兴科举,以儒为师”是文化方面的措施,排除C项。6.(2019·湖北黄冈高一选考)右下图为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的曲辕犁。曲辕犁是对以前直辕犁的改进,安装了犁评,省力、简便、轻巧,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一直为后世沿用。曲辕犁的出现()。A.促进土地制度发生根本变革B.体现古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C.表明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D.利于播种和土壤肥力的保持答案:B解析: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了曲辕犁,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有利于封建社会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在自给自足中体现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故答案为B项。曲辕犁的出现没有改变中国古代封建土地制度,排除A项;封建社会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是南宋时候的“苏湖热天下足”,隋唐时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但没有完成,排除C项;曲辕犁的出现,能适应各种土壤和不同田块的耕作要求,与保持土壤肥力无关,排除D项。7.(2019·新疆乌鲁木齐高考历史二诊试卷)据文献记载,西北的高昌国原本保持有土地自由买卖的习惯。唐初,灭高昌国,置高昌县,后设安西都护府统之。此后在该地出土的唐朝时期吐鲁番文书中,就很少见到土地买卖文书了。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A.高昌地区以畜牧业为主业B.西北与中原贸易往来频繁
立即下载
相关文档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星级:
5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一课一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星级:
5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星级:
4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随堂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星级:
3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星级:
5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一课一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星级:
4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梯度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星级:
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随堂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星级:
2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一课一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星级:
4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梯度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星级:
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