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梯度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
上传人:睿达****的的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梯度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梯度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二单元第6课请同学们认真完成[练案6]一、素养达标1.(2020·辽宁本溪)阅读下表材料,可以比较出长城和大运河的共同点(D)长城大运河秦汉时期,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保护了中原北部地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隋唐时期,成为联系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A.抵御了匈奴侵扰B.削弱诸侯国势力C.促进了南北交流D.有利于巩固统一[解析]修筑长城是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大运河加强了南北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国家统一,故选D项;A项只是长城的作用,错误;秦朝和隋唐时期没有诸侯割据,B项错误;C项只是大运河的作用,排除。2.隋炀帝在位时期的许多措施对后世泽被深远,但隋朝却短命而亡。史学家评论时说:他错就错在把这许多措施放在了一起做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D)A.隋炀帝采取的措施违背了时代潮流B.隋朝的灭亡对后世影响深远C.指出了其灭亡的根源是制度腐败D.该评论分析了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解析]隋炀帝在位期间功绩不可抹杀,但是众多事情放在一起做,使得百姓难以承受,起来反抗,导致了隋朝的灭亡,故材料评论的是隋朝的灭亡,故D项正确;A项违背历史潮流说法错误;B项中影响深远不符合题意;C项中灭亡的根源说法错误,不是制度问题,是暴政所致。3.下图所示是小李同学的学习笔记,其中空格处的内容应是(B)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重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重用人才。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因此B项正确。A项错误,文景之治是西汉汉文帝、汉景帝时期出现的盛世;C项错误,开元盛世是唐玄宗时期的盛世;D项错误,康乾盛世是清朝康熙和乾隆时期出现的盛世。4.下表内容是不同史籍关于唐神龙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记述。据此能够被证实的历史事实是(C)记述出处“是日,上传皇帝位于皇太子,徙居上阳宫。戊申,皇帝上尊号曰则天大圣皇帝”《旧唐书·则天皇后本纪》“丁未,徙后于上阳宫。戊申,上后号曰则天大圣皇帝”《新唐书·本纪第四》“丁未,太后徙居上阳宫。戊申,帝帅百官诣上阳宫,上太后尊号曰则天大圣皇帝”《资治通鉴》A.皇帝武则天传位于皇太子B.武则天以太后身份称帝C.武则天仍旧被尊号为皇帝D.武氏被迫移住上阳宫[解析]《旧唐书·则天皇后本纪》中“皇帝上尊号曰则天大圣皇帝”说明武则天仍旧被尊号为皇帝,《新唐书·本纪第四》“则天大圣皇帝”也记载武则天被尊号为皇帝,《资治通鉴》“上太后尊号曰则天大圣皇帝”同样记载武则天被尊为皇帝。三则史料都对此事有记载,故C项正确。只有一则史料记载“上传皇帝位于皇太子”没有充足说服力,故A项错误。有两则材料说明武则天以太后身份称帝,说服力不强,故B项错误。材料中不能说明武则天是被迫移居上阳宫,故D项错误。5.(2020·北京朝阳)在视死如生的唐代中上层人士的墓葬中,陪葬的骆驼俑蔚成风尚。许多陶骆驼背上驮着丝绸,驭手几乎都是表情各异的胡人,做工精美异常。由此可见,唐代(D)A.海上丝绸之路畅通B.民间制造瓷器技术高超C.汉藏文化交流频繁D.经济交流影响社会习俗[解析]据材料“……陪葬的骆驼俑蔚成风尚。许多陶骆驼背上驮着丝绸,驭手几乎都是表情各异的胡人,做工精美异常”可知,陪葬的骆驼背上驮着丝绸,驭手几乎都是表情各异的胡人,这反映了当时民族间经济交流密切,也体现了经济交流影响社会习俗,D项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陪葬的骆驼……”,与海上丝绸之路无关,A项错误;据所学可知,唐朝时期制陶业和制瓷业成为两个独立的部门,B项说法与题意不符;材料没有体现“汉藏文化交流频繁”,C项错误。6.8世纪初中期,唐朝节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富”。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背景是(D)A.平定“安史之乱”的影响B.军政合一地方机构设置的影响C.对少数民族首领实行羁縻政策所致D.加强边疆地区军事防务所致[解析]8世纪中期,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事件就是安史之乱,安史之乱之后藩镇割据,节度使把持地方大权,它的平定并没起到实质作用,所以A项排除。B项不是主要因素;C项是客观因素,是外部因素。D项是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即节度使拥有大权是出于加强边疆地区军事防务的需要,故选本项。7.(2020·辽宁本溪)《新唐书·兵志》记载: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这反映了(B)A.安史之乱的过程B.藩镇割据的局面C.农民起义的情况D.宦官专权的形势[解析]据材料“……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可知,“方镇”指的是“藩镇”,B项
立即下载
相关文档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星级:
5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星级:
4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随堂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星级:
3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星级:
5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梯度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星级:
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梯度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星级:
5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梯度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星级:
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星级:
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星级:
5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单元评估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星级:
5页